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 刘燕荣
病例报告
图1 心电图结果
病史摘要
一般情况 患者张**,男性,65岁,离休干部,南京人,于2019-05-15入院。
主诉 胸闷气喘伴乏力1年,加重2周。
现病史 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伴全身乏力,无胸痛头晕头痛,日常活动不受限,外院CT示少量胸腔和腹腔积液。2周前患者胸闷气喘加重,平躺后明显,伴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双下肢水肿。
当地住院查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778 pg/ml,彩超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引流胸水600 ml;胸水常规:漏出液。心超:左房扩大,室间隔增厚,主动脉瓣钙化,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少量心包积液,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肌核素显像(静息):左室心尖、下壁及部分间壁、侧壁心肌轻度缺血。冠脉造影:阴性。
患者经利尿抽胸水治疗后,胸闷气喘好转,下肢水肿消退。
出院后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12.5 mg bid;螺内酯20 mg qd;呋塞米20 mg q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 mg qd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片5 mg bid。患者仍有活动后胸闷气喘,头昏乏力,但夜间可平卧。
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一般,体重未明显减轻。
既往史 20年前因“室上速”行射频消融术,3年前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长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3年,4个月前诊断“胃溃疡、胃多发息肉、结肠多发息肉”,正规胃溃疡治疗后好转。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
个人史、家族史:无殊。
体格检查 体温(T)37℃,脉搏(P)80次/分,呼吸频率(R)19次/分,血压(BP)75/55 mmHg。神清,颈静脉显著充盈,肝颈逆流阳性,双肺底呼吸音低,无明显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水肿。
血清学检查 血NT-proBNP:652 pg/ml(参考范围:0~125 pg/ml);
肌钙蛋白T:38.7 ng/L(参考范围:0~14 ng/L);
血清游离λ轻链:146 mg/L(参考范围:5.71~26.3 mg/L);
尿本周蛋白阴性(参考范围阴性)。
辅助检查 心电图(2019-05-15图1):窦性心律,肢体导联低电压,V1-V3QS波。
超声心动图:室间隔(IVS)13 mm,左心室后壁(LVPW)12 mm,舒张期左心室容积(LVDd)46 mm,收缩期左心室容积(LVDs)34 mm,左心房直径(LAD)40 mm,提示左房高界,左室射血分数(LVEF)49%(Simpson法),左室后壁和室间隔增厚,心包少量积液,心肌应变超声提示整体心肌应变能力下降。
胸腔超声:右侧胸腔可见67 mm液性暗区,左侧胸腔可见27 mm液性暗区,提示双侧胸腔积液。
全腹部CT:腹腔及盆腔积液。
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肌弥漫性增厚以室间隔为主,左室及右室广泛心肌纤维化,心内膜下为主,考虑心肌淀粉样病变,T1加权图像:1566 ms(正常范围:1036~1164 ms)及细胞外容积(ECV):47.94(正常范围<0.37%)均明显升高。
舌肌活检:刚果红染色阳性,舌肌免疫组化λ轻链阳性。
患者及2名直系家属基因检测:未发现ATTR型基因突变。
骨髓穿刺及活检未见异常。
锝标记双膦酸盐:
(99mTc-PYP)核素心肌显像评分1分,不考虑ATTR型淀粉样病变。
6分钟步行距离:419米(正常450米)。
初步诊断:“心肌淀粉样病变(轻链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
治疗经过
入院后改善心功能治疗,继续使用呋塞米和螺内酯各20 mg q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 mg qd及伊伐布雷定5 mg bid,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血液科化疗,使用BCD方案,35天为一个疗程,共9个疗程:硼替佐米2.7 mg皮下d1、8、15、22,环磷酰胺500 mg口服d1、8、15,地塞米松40 mg d1、8、15、22,阿昔洛韦0.2 g,qd,已进行5个疗程。
随访
2020-01-15:患者一般情况可,每天步行5000米,生活自理,血压102/60 mmHg,心率74次/分,无胸腔积液及下肢水肿等。
讨论
心肌淀粉样病变是一种以淀粉样蛋白在细胞外沉积为特征的综合征,淀粉样蛋白在心脏的沉积可使心肌细胞分离,对细胞有毒性,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组织变硬。淀粉样沉积物是不会溶解的,连续不断的沉积,引起心脏机械、生化和电功能障碍,最终引起心衰。目前已经发现超过30种淀粉样蛋白,它们在发病机制、好发器官、病程以及治疗方案上都有不同。
心肌淀粉样病变最常见3种类型:轻链免疫球蛋白(AL)淀粉样病变,老年性野生型转甲状腺素蛋白(ATTRwt)淀粉样病变,家族性突变型转甲状腺素蛋白(ATTRm)淀粉样病变。
心肌淀粉样病变的症状以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乏力、肝大、腹腔积液及全身水肿为主要表现,体征表现为颈静脉怒张,心脏听诊可闻及奔马律,血压低提示预后不良,肝大,移动性浊音阳性,下肢可凹陷性水肿。右心衰较重,中心型水肿为本病的临床特点。心超提示左室壁增厚,但心电图提示低电压是心肌淀粉样变性的特征性改变,当临床高度怀疑心脏淀粉样变性,但心超不能明确诊断时,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以协助诊断,特征性晚期钆增强(LGE)是诊断心肌淀粉样病变的重要依据,T1加权图像及细胞外容积分数(ECV)升高。
心肌心内膜活检可确诊,但不能明确分型。心肌淀粉样病变的分型非常重要,轻链型(AL)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的克隆性浆细胞病,以单克隆κ或λ轻链的产生为特征。可累及心脏、肾脏、软组织、胃肠道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治疗主要是以血液科化疗为主,目前推荐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
ATTR型与AL型相比,与99mTc-PYP核素心肌显像有更好的亲和力。94%的活检证实的ATTR对99mTc-PYP有中高程度的摄取,与骨摄取相当或超过骨摄取,只有21%的AL型患者有中高程度的摄取。在排除了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后,对99mTc-PYP中高程度的摄取对诊断心脏ATTR型有很高的特异性。心肌摄取2~3分者,诊断ATTR-CA的敏感性>99%,轻~中度摄取的特异性在82%~86%。Tafamidis的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Ⅲ期试验,入组441例患者,发现Tafamidis治疗ATTR型心肌淀粉样病变,可以减少所有的心血管病死亡和心血管相关的住院,减少心功能的下降和改善生活质量,证实Tafamidis治疗ATTR型心肌淀粉样病变是有效的。
心肌淀粉样病变诊断流程参见图2。
图2 心肌淀粉样病变诊断流程
# 点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峻教授
这个病例对第一线工作的医生极富启示性。面对一个早期患者,根据普通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心电图、胸部X片和心脏超声等一般检查,如何通过全面和动态分析、恰当的判断,寻找到可能正确的诊断方向?这是对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和考验。
患者有以下临床特点:
1.有明确的心衰症状和体征,但明显不同于常见的左心衰竭
一是中心性水肿,即有腹水、胸腔和心包积液,而外周如下肢水肿却轻微或缺如。二是颈静脉显著充盈、肝颈逆流阳性。三是肺部无细湿音,提示并无肺淤血。这就是右心衰竭的三联症。请注意,本例LVEF正常,这也是右心衰竭的特征,呈现为射血分数保存的心衰(HFpEF)。
2.心衰的病因:患者为单纯性右心衰竭
首先可以排除引起右心衰竭的常见病因,如右心心肌梗死、右心瓣膜病变、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症、肺心病,以及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
此时应想到,还有两种情况可出现酷似右心衰竭的表现,一是心包和心内膜病变,前者如中度以上心包积液、心包缩窄,后者如原发性限制性心肌病。这两种情况常有清晰病史、较特殊体检所见,且在心电图、胸部X线片和心脏超声尤其后者中必有所发现或提示。本例没有,也可除外。二是继发性和(或)遗传性限制性心肌病。大多由于心肌组织受到广泛浸润,心脏的舒张和血液反流受限,导致以右心衰竭为特征的临床表现。此类病中遗传性心肌病多见,又以心脏淀粉样变性较常见。
3.患者存在值得关注的特异征象
一是肢体导联显著低电压,胸前导联电压偏低且递增不良。低电压可出现于心肌炎、心包积液、心肌梗死和严重心肌损害等,但本例无。
二是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的对称性肥厚,可见于高血压,本例无高血压史,血压还偏低。肥厚型心肌病的室间隔增厚显著大于左室壁,为不对称性肥厚。室间隔平滑肌瘤则增厚更甚,而左室壁正常。
三是上述两条奇怪地合并出现,如前述,导致心肌增厚的疾病(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往往有左室高电压或肥厚劳损,肢体导联电压应正常,不会低电压。反之,出现低电压时又不大会出现左心室心肌和室间隔肥厚。这种矛盾组合是不寻常的,但在心脏受到弥漫性浸润的遗传性限制性心肌病中,却成为一个重要特征。
上述情况使诊断指向了心肌淀粉样变性,轻链型心肌淀粉样病变。
本病之确诊有赖于心内膜心肌活检的病理检查,组织样本可做分类分型。心脏超声检查很有价值,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可协助诊断。对于不做心内膜心肌活检的基层医院,可做舌和(或)腹壁脂肪活检,刚果红染色呈苹果绿色为阳性,但阳性率较低,尤其后者。
精选30个心内经典病例,由专家解析并点评。12月1日起,每日发布一例,并提供PDF全文下载。反复研读,受益匪浅!稀缺专题,值得收藏!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