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物也能伤害消化道?警惕这种“隐形伤害”

2025-07-30作者:论坛报马山资讯
非原创


追求健康的道路上,药物是我们对抗疾病的有力武器。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缓解疼痛、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然而,正如俗话说的“是药三分毒”,在药物发挥其疗效的同时,亦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据相关文献报道,住院病人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10%至20%之间,而因药品不良反应死亡的住院病人比例为0.24%至2.9%,因药品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比例为0.3%至5.0%。


许多人认为只有假药、劣药和用药不当才会导致不良反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即便是许多进口药或是疗效显著的“良药”,在为我们带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能给消化道带来不小的负担。尤其是老年人,他们的肠胃更加脆弱,更需要我们关注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

786688.jpg


为什么药物会伤害消化道?

胃肠道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核心部分,承载着食物消化与营养吸收的重要职责,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能量与营养。在疾病的治疗中,绝大多数药物口服后需经胃肠道传递、消化及吸收,以发挥其药效;在此过程中,药物与胃肠道的接触在所难免,从而可能对胃肠道造成一定的损伤。此外,部分药物还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节律,减缓食物排空速度,进而引发消化不良。


老年人为何“受伤”更深?

Originoo_87032_358477322_l.jpg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随着年龄增长发生退行性改变。胃黏膜逐渐变薄,腺体发生萎缩,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蠕动速度也明显放缓,这些生理上的变化使得老年人群对药物的耐受性大幅降低。


此外,老年患者常因多种疾病并存,而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医学上称为“多重用药”)。近几年我国部分省份横断面调查:根据最新研究,8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每人需服用7.5种药物,而多重用药的比例高达64.8%。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增加了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临床数据显示,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其中涉及胃肠系统的不良反应报告占30.3%,这包括了消化不良等胃肠道问题,且这一比例远高于年轻人。


常见“伤胃”药物有哪些?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2021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累及器官系统排名第一的为胃肠系统疾病(占比27.8%)。那么哪些药物对胃有那么大的破坏力呢?

1.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除了常见的阿司匹林布洛芬,还有塞来昔布等,常用于缓解疼痛、治疗关节炎,却容易引发胃溃疡、胃出血。

2.抗生素

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会破坏肠道菌群,导致腹泻、腹胀,严重时甚至引发假膜性小肠结肠炎。干吞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可能导致严重的食管溃疡。

3.降压药

部分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可能引起外周水肿、头晕、头痛、恶心、乏力、面部潮红、心悸、鼻塞、胸闷、气短、便秘、腹泻、胃肠痉挛、腹胀、骨骼肌发炎、关节僵硬、肌肉痉挛、精神紧张、颤抖、神经过敏、睡眠紊乱、视力模糊、平衡失调等不良反应;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可能导致干咳、高血钾、首剂低血压、味觉改变和消化不良。

4.降糖药

二甲双胍在初期使用时,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等症状,但这些通常为一过性,且可以通过逐渐增加剂量和与餐食同服来减轻。

5.其他药物

CT 增强扫描碘造影剂、鲑降钙素制剂、阿片类药物、化疗药物、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药物、中成药制剂等。


保护肠胃,这些措施很重要

事实上,治疗疾病所使用的药物,通常都是医生经过深思熟虑、药师严格审核后才开具的,因此,我们不应因担心药品的不良反应而轻易拒绝服药。当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尤其是呕血、黑便等严重情况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尽快向医生或药师反馈。并做到以下几点:

1. 遵医嘱服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说明书用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或自行停药。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2. 掌握服药时间

对胃黏膜刺激性强的药物(如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建议餐后服用;而部分降糖药(如阿卡波糖)需与第一口饭同服,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并提高疗效。

3.饮食辅助调理

在服药期间,建议保持清淡且易于消化的饮食习惯,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例如燕麦、蔬菜),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同时,适当补充益生菌(例如酸奶、益生菌制剂),以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

4.定期检查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胃肠镜、便常规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药物对消化道的损伤,及时干预。


药物是守护健康的“双刃剑”,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也要警惕潜在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老年朋友和家属,更应关注药物对胃肠道的影响,科学用药、合理防护,让肠胃少“受伤”,健康多保障!在用药过程中,若出现持续的腹痛、腹泻、黑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以排除消化道出血等严重问题,切勿自行拖延。


文字丨张梦梦

审核丨王彩花

来源丨浙医二院消化内科官方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