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孙宁玲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属于脑血管意外,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很多患者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偏瘫在床上失去了生活质量、人格尊严。
王拥军教授曾说过:一个人从出生到发生脑卒中,要经过6个台阶。
🔹第1个台阶:是遗传因素,父母有过脑卒中子女发生卒中率高。所以如果你的父母有脑卒中,你就会被贴上高危人群的标签。
🔹第2个台阶: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有抽烟、喝酒又不爱运动,就向危险迈进了一步。
🔹第3个台阶: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没有有效的控制就很容易进入第3个台阶。
🔹如果你有过:一过性短暂性脑缺血病发作者(一过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失语),虽然还可能没产生脑组织完全坏死,但你已经进入了第4个台阶了。
🔹第5个台阶:就是已经有了脑卒中,如果不注意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很快就会进入第6个阶梯,这就是“脑卒中的复发”。
当6个台阶走完之后,迎接病人的最后一步就是死亡,不少人脑卒中2~4台阶复发,一次次加重,最后就会走向生命终点。
因此针对这6个台阶,我们应当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最好不要进入到第4台阶。
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是有规范的,分为A、B、C、D、E五个治疗关键的环节:
A
Antiplatelet (抗血小板治疗)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栓治疗是关键。尽管阿司匹林作为预防卒中有些争议,但缺血性脑卒中后的患者使用仍是指南所推荐的。对有过性脑卒中的患者可以使用氯吡格雷75 mg进行预防或治疗。在使用这些药物前,医师需告知患者出血的风险,也要告知注意出血倾向。
B
Blood Pressure (血压控制)及BMI (体重的控制指数)
降低血压对预防脑卒中非常重要。舒张压每下降5~6 mmHg,脑卒中的危险同比下降42%;收缩压降低至140 mmHg以下,可以减少约30%的脑卒中发生。对于高血压患者或者已有脑卒中的患者目标血压应<140/90 mmHg,5类降压药物都可以用于高血压的患者。
另有研究显示:肥胖(体重指数BMI >28 kg/m2)人群容易发生脑卒中。肥胖者缺血性卒中发病的患者相对危险度是体重正常(BMI< 24 kg/m2)的2倍以上。
随着BMI 增加其缺血性卒中相对危险也随之增加。BMI在27~28.9 kg/m2时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增加为1.75倍。
C
Cholesterol (胆固醇管理)和Cigrette(戒烟)
研究证明: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用他汀类等降脂药物纠正血脂异常,可使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20%~30%。
吸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每天吸烟1~20支者比不吸烟发生卒中危险性增高3倍;每天吸20支烟以上的人则增高5倍。吸烟越多、吸烟年龄越早的人,发生卒中的机会也就越多。在所有卒中死亡的病例中,12%~14%的人系吸烟所致。
D
Diabetes (糖尿病管理)和Diet (调整饮食)
糖尿病患者卒中发生率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脑梗死比脑出血多,因为空腹血糖检查会漏诊80%的早期糖尿病患者。除了定期检查空腹血糖,还应测定餐后血糖以明确是否存在糖代谢异常。
同时在饮食方面食盐限量在6克/天以内,尤其对肥胖、高血压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更应严格限制食物过咸。
E
Education (健康教育)、Exercise(运动)和Examination (定期体检)
对能进行活动的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行走可以减少引起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对于遗留残疾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建议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医疗锻炼。
定期体检对于40岁以上者非常必要,特别是有房颤,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患者最好每半年到医院做一次专科体格检查,日常注意检测血压和血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来源:孙宁玲视角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