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多模式神经功能评价在重症脑血管病管理中的应用丨CSA&TISC 2021

2021-07-12作者:论坛报沐雨会议
脑血管病非原创
中国卒中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CSA&TISC 2021)于7月9日-11日采用线下+线上的会议形式隆重召开。7月10日下午,重症脑血管病论坛如期举行,数位专家齐聚一堂,针对多模式神经功能评价在重症脑血管病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享与讨论。下面为您带来精彩内容报道。
 
量化脑电图在NICU中的应用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江文教授



微信图片_20210712105655.png


会议伊始,江文教授带来了“量化脑电图在NICU中的应用”的讲解。

常用量化脑电图


*  振幅整合脑电图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通过对原始EEG振幅的变化信号经过滤波、振幅整合和时间压缩,以半对数形式表现和分析EEG,以EEG的振幅变化作为脑功能评估的主要指标,简单、安全、实用性强。aEEG解读包括背景活动(背景模式、上边界、下边界等)、癫痫发作、睡眠觉醒周期,其中背景活动为最主要脑电活动模式。

微信图片_20210712105700.png

△表1 aEEG解读:背景活动

其他常用量化脑电图

常用量化脑电图还有相对频带功率(RBP)、相对α和相对α变异(RAV)、其他qEEG趋势图(频谱熵、绝对频带功率、压缩谱阵、包络趋势、总功率、α/δ功率比值等)。


量化脑电图在NICU中的应用


*  量化脑电图可反映脑功能损伤程度,评估患者预后
脑损伤病人的量化脑电图主要表现为θ活动、δ活动等慢波频带增多,伴或不伴α活动、β活动等快波频带的减少。有研究表明,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当天进行量化脑电图监测12-24小时,脑对称指数(BSI)与NIHSS正相关,提示BSI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测量指标。

*  结合量化脑电图及原始脑电图,可用于癫痫监测

量化脑电图在癫痫诊断方面存在局限性,如aEEG无法进行波形和频率的分析。可结合原始EEG进行验证。201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成人神经ICU,应用aEEG和密度谱阵列(DSA)进行NCSE鉴定,判定结果与癫痫专家的结论相比较,应用量化脑电图对癫痫发作诊断的敏感性为88%~99%,特异性为89%~95%。


*  对重症病人的病情判断及治疗方案调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多模式神经功能监测临床应用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刘丽萍教授



微信图片_20210712105705.png


刘丽萍教授以血管再通治疗为例,针对多模式神经功能监测临床应用进行了阐述。


多模式神经功能监测是NCU重要的技术手段


神经系统功能检查是基石,但单一的监测技术不能解决急性脑损伤后复杂的病生理变化,需要多模式神经功能监测,指导临床治疗策略。血管再通治疗为缺血性卒中治疗最有效的方式。但HERMES研究显示,尽管血管开通良好,仍有1/3患者不能从治疗中获益,即无效再通。中国真实世界研究RESCUE-RE显示,无效再通患者比例高达49%。刘教授进一步分析了无效再通的原因,认为血管内治疗中血压下降(MAP 70~80mmHg或下降10%~40%)、较差侧支循环状态高血压和血压变异性与不良结局相关。因此,对血压的评价是基于多参数的综合评价。


多参数整合监测有助于实现个体化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后应控制血压,具体的降压目标应个体化制定。201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纳入185例急性大血管闭塞缺血性卒中患者,EVT术后进行早期床旁TCCD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有效预测神经功能结局。2020年发表于《Stroke》的研究,通过连续动态血压监测、TCD脑血流监测,基于TOX(组织氧合指数)计算出理想的血压区间,用于指导个体化血压管理,超出自动调节范围与不良预后相关。

目前已有多项评估脑自动调节功能的半定量参数的研究,可为多参数整合监测用于NCU提供参考。


来源:天坛会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