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文盘点!从第一代ALK阳性靶向药物开始讲起!建议收藏!

2021-04-20作者:cmt佳玲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2007年,Hiroyuki Mano博士首次在日本肺癌患者中发现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与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EML4)基因融合,为晚期NSCL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方向。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针对ALK阳性的靶向治疗药物。

概要

靶向治疗

克唑替尼(一代)

1. PROFILE 1007研究:二线,克唑替尼 对 化疗,无进展生存(PFS)期为7.7个月对3.0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为65%对 20%;

2. PROFILE 1014研究:一线,克唑替尼对化疗,ORR为74%对 45%,校正总生存(OS)期为59.8个月 对19.2个月;

3. PROFILE 1029研究(中国人群):一线,研究设计、研究结果与PROFILE 1014相似。


阿来替尼(二代)

4. ALEX研究:一线,阿来替尼对克唑替尼,PFS期为25.7个月(研究者评估34.8个月) 对 10.4个月,颅内ORR为81% 对 50%。


赛瑞替尼(二代)

5. ASCEND-3研究:二线,合并脑转移组、无脑转移组ORR为57.1% 对 74.7%,OS期为36.2个月 对 55.3个月;

6. ASCEND-4研究:一线,赛瑞替尼 对 化疗,PFS期分别为16.6个月对8.1个月,颅内ORR为72.7% 对27.3%;

7. ASCEND-8研究:一线,减量(450 mg随餐)不减效[ASCEND-4研究(750 mg)副作用明显],3年OS率高达93.1%。


布加替尼(二代)

8. ALTA-1L研究:一线,布加替尼对克唑替尼,PFS期分别为24.0个月对11.0个月,颅内ORR为78% 对26%。


恩沙替尼(国产)(二代)

9. 一项II研究:二线,ORR为52%,PFS期为9.6个月,颅内ORR为70%;

10. eXalt 3 研究:一线,恩沙替尼对克唑替尼,PFS为25.8 个月对12.7个月,颅内ORR为54% 对 19%。


劳拉替尼(三代)

11. CROWN研究:一线,劳拉替尼 对 克唑替尼,12个月时PFS率为78%对39%[风险比(HR):0.28];颅内ORR为82% 对23%,完全缓解(CR)率高达71%


TPX-0131(四代)

12. 临床前研究:ALK复合突变是劳拉替尼的主要耐药机制,TPX-0131对复合耐药突变敏感,


耐药机制

13. 第二代能克服克唑替尼的大多数耐药突变,第三代对G1202R较为敏感,复合耐药突变几乎对所有耐药。


基本情况

临床病理特点

ALK基因重排在NSCLC的总体发生率约为4%,常见于年轻、不吸烟/轻度吸烟、其他致癌基因驱动突变缺乏的肺腺癌(尤其是印戒细胞癌)。


检测方法

目前ALK融合突变检测方法包括免疫组织化学(IHC)、荧光原位杂交(FISH)、RT-PCRNGS


亚型分析-了解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626.jpg


非EML4-ALK个案报道ALK TKI疗效与EML4-ALK相近或更好,也有少部分报道与原发耐药有关。EML4-ALK占90%~95%,亚型包括:E4; A20(2.34%),E12; A20(1.56%),E13; A20(V1)(40.63%),E6; A20(V3)(36.75%),E20; A20(V2)(7.81%),E14; A20(V7)(0.78%),E18; A20(V5′)(1.56%),E15; A20(0.78%),E2; A20(V5)(0.78%),E5; A20(0.78%),E17; A20(1.56%),E3; A20(0.78%),E21; A20(2.34%),少见非A20有:E18;A17,E6; A17,E6; A18,E6; A19;E13; A19等。日本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35例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ALK阳性肺癌患者中,EML4-ALK变体1(V1)占54%(19例),EML4-ALK 变体3a/b(V3a/b)占11 %(4例),EML4-ALK变体2(V2)占14%(5例),其他ALK变体7例。ALK 变体1组中基线脑转移比例为53%,非ALK 变体1组中为58%,二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ALK变体1融合亚型与非变体1型相比显示更好的疗效,ORR(74% vs 63%)(P=0.7160,无显著性差异),DCR(CI:95% vs 63%)(P<0.05,有显著性差异),PFS1(1月 vs 4.2月)(P<0.05,有显著性差异)。非A20的EML4-ALK,个案报道与原发耐药有关。

肺癌中非EML4-ALK类型(至少113种)占ALK融合的5%-10%:KIF5B-ALK,KLC1-ALK,HIP1-ALK,SOCS5-ALK,DCTN1-ALK,SQSTM1-ALK,SQSTM2-ALK,SQSTM3-ALK,SQSTM4-ALK,ZNF2-ALK,EXOC6B-ALK,BIRC6-ALK,CEBPZ-ALK,PICALM-ALK,TPR-ALK,CRIM1-ALK,STRN-ALK,PTPN3-ALK,CLTC-ALK,ZC3H8-ALK,ALK-LOC102723854,ALK-DTNB-ASXL2,GCC2-ALK,DYSF-ALK,LOC1720-ALK,PRKAR1A-ALK,MTA3-ALK,CLIP4-ALK,MPRIP-ALK,ITGAV-ALK,VIT-ALK,KCNQ-ALK,PPM1B-ALK,TFG-ALK,PLEKHA7-ALK,CMTR1-ALK,PHACTR1-ALK,LMO7-ALK,PICALM-ALK,BCL11A-ALK,EIF2AK3-ALK,PPM1B-ALK,DTNB-ALK,NR_110271-ALK,ZC3H8-ALK,STED2-ALK,FMNL2-ALK,CEP68-ALK,CUX1-ALK,FAM179A-ALK,SATB2-ALK,VPS54-ALK,ANKRD30BL-ALK,KIF13A-ALK,NCK2-ALK,SLC8A1-ALK,THADA-ALK,TLN2-ALK,WDFY2-ALK,ALK-LRPPRC,SRBD1-ALK,NCOA1-ALK,MEMO1-ALK,FBXO36-ALK,TPR-ALK,VKORC1L1-ALK,CAMKMT-ALK,MYT1L-ALK,GPD2-ALK,GPD2-ALK,LOC101929378-ALK,MTA3-ALK,MYT1L-ALK,TRIM66-ALK,SWAP70-ALK,WNK3-ALK,ERC1-ALK,FBN1-ALK,NYAP2-ALK, RIC8B-ALK,MIR4431-ALK,LOC102800447-ALK,ALK-CENPO,SRD5A2-ALK,LRP1B-ALK,ALK-ALMS1-IT1,ALK-GALNT14,ALK-LINC00907,ALK-PAX4,ALK-LOC101929723,ALK-BCL11A,LOC388942-ALK,LRPPRC-ALK,ALK-HTR4,ALK-FAM84A,ALK-KCNK3,ALK-NBEAL1,ALK-KCNG3,ALK-LOC90784,LCA5-ALK,LOC101927577-ALK,ADAM28-ALK,LINC01250-ALK,SLC8A1-AS1-ALK,XDH-ALK,LOC100288911-ALK,FTH1P3-ALK,NRXN1-ALK,PTGFRN-ALK,TPM3-ALK,PPFIBP1-ALK,FBXO11-ALK,ALK-KLHL29。


靶向治疗

克唑替尼(Cizotinib

PROFILE 1007研究(二线)一项Ⅲ期、开放试验,在347例接受过一次铂类药物治疗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ALK-阳性肺癌患者中比较了克唑替尼和化疗的疗效。化疗组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时,可以交叉进入克唑替尼治疗组


克唑替尼及化疗组的中位PFS期分别为7.7个月对3.0个月,ORR为65%对20%。中位OS期无明显差异。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633.jpg


PROFILE 1014研究(一线)一项开放性、Ⅲ期临床试验,比较克唑替尼与化疗对343例既往未接受过针对晚期肺癌的全身治疗ALK阳性的晚期非鳞状细胞的NSCLC患者的疗效。


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克唑替尼治疗(250 mg口服,每天2次),或者接受静脉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顺铂75 mg/m2,或卡铂,曲线下面积目标为5~6 mg/(ml·min),每3周一个疗程,共6个疗程)。


对于化疗组的患者,在出现疾病进展后,允许他们转入到克唑替尼治疗组。本试验的主要终PFS期。

研究结果:克唑替尼组PFS期较化疗组显著延长(中位 10.9个月对7.0个月)。两组的ORR分别为74%和45%(P<0.001)。两组的中位OS期均未达到(克唑替尼组的死亡风险比为0.82)。克唑替尼组的1年生存率为84%,化疗组为79%。克唑替尼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视觉障碍、腹泻、恶心以及水肿。化疗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恶心、乏力、呕吐和食欲下降。与化疗相比,克唑替尼可以显著减轻肺癌的相关症状并大幅提高生活质量。


2018年,《临床肿瘤学杂志》(JCO)公布了最终OS结果克唑替尼组和化疗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5.7个月(95%CI,42.7~48.8个月)和45.5个月(95%CI,43.4~49.1个月)。两组患者的风险比HR为0.76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978),克唑替尼组的中位OS未达到(NR),化疗组的中位OS期为47.5个月。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651.jpg

交叉用药OS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653.jpg

校正后OS

PROFILE 1029研究一项随机、开放、双臂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价在东亚人群(主要是中国人群),克唑替尼一线治疗既往未经过系统性治疗的ALK阳性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PROFILE 1029试验的研究设计与PROFILE 1014相似,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与标准含铂类化疗药物相比,克唑替尼一线治疗能够显著延长ALK阳性晚期NSCLC东亚患者的PFS期。


阿来替尼(Alectinib

ALEX研究(一线)是一项国际性、随机、开放标签的3期试验,在包括无症状CNS转移患者、既往未经治疗的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中,比较了阿来替尼(600 mg,每日2次)与克唑替尼(250 mg,每日2次)主要终点是PFS期。


研究结果:数据截止2017年2月,克唑替尼组和阿来替尼组的中位随访期分别为17.6个月和18.6个月(164起事件)在布加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中,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8.4% 对 48.7%,ORR分别为82.9% 对75.5%;独立审核委员会判定的中位PFS期分别为25.7个月和10.4个月(风险比为0.47)


在有可测量病变的患者中,经证实的颅内缓解率分别为81% 对50%。阿来替尼组3~5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阿来替尼组41%对克唑替尼组50%)。


2019年ESMO会议报道,随访37.8个月,研究者评估的PFS分别为34.8个月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712.png

色瑞替尼Ceritinib

ASCEND-3研究(二线)是一项Ⅱ期,单臂研究,评估了既往接受≤3种化疗方案且未接受ALK-TKI治疗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根据是否合并脑转移,将124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色瑞替尼治疗,合并脑转移组、无脑转移组ORR为57.1% 对 74.7%,PFS期为10.8对19.6个月,OS期为36.2对55.3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85.5%)、恶心(78.2%)、呕吐(71.8%)、食欲降低(55.6%)及谷丙转氨酶升高(52.4%)。


ASCEND-4研究(一线)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研究,评估一线色瑞替尼对比化疗治疗晚期ALK阳性NSCLC的疗效。研究入组的376例患者为未接受过治疗,免疫组化证实为ALK阳性的晚期非鳞NSCLC,中位年龄54岁。


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进色瑞替尼治疗组(n=189)和传统化疗组(n=187)。色瑞替尼治疗组给药:色瑞替尼750 mg/天;其中有59例存在脑转移;化疗组给药:培美曲塞500mg/m2+顺铂75mg/m2或卡铂AUC 5-6,四周期后培美曲塞维持治疗。


按照WHO PS、脑转移和继往新辅助/辅助化疗情况将患者分层。若化疗出现疾病进展可允许患者交叉进入色瑞替尼组(交叉治疗n=80)。


研究结果:色瑞替尼组的中位药物暴露时间为66.4周,而化疗组仅有26.9周。中位随访持续时间19.7个月(自随机化至截止日),研究实现了主要目的。在色瑞替尼组和化疗组中,PFS期分别为16.6 对8.1个月,ORR分别为72.5% 对26.7%;中位DOR分别为11.1个月对 23.9个月。对于基线脑转移可测量以及≥1次基线后评估的患者颅内ORR分别为72.7% 对 27.3%。另外,期中分析只完成了42.3%的需要事件,OS数据未成熟(HR=0.73, P=0.056)。最常见的不良事件(>50%)在色瑞替尼组为腹泻(85%)、恶心(69%)、呕吐(66%)以及ALT(60%)和AST升高(53%)。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714.jpg

ASCEND-8研究(一线,亚洲数据)

在ASCEND-4研究中,色瑞替尼750 mg空腹的疗效显著。但使用750 mg空腹剂量,有很多患者因为毒性而暂停药物或者进行减量。ASCEND-8研究的设计是要看看减少剂量之后,对塞瑞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ASCEND-8是一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照组采用了750 mg空腹模式,然后再加上两个试验组,一组是600 mg,一组是450 mg。600 mg组和450 mg组与750 mg最大的不同在于塞瑞替尼是在餐后随餐来使用。所以在这样的剂量下我们主要是看食物对这个药物的影响,是不是有了随餐服用之后能够延缓药物的吸收,让低剂量随餐来达到更好的效果和减少它的毒性。


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对比色瑞替尼450 mg随餐与750 mg空腹疗效和安全性的ASCEND-8研究亚洲人群数据首次向全球公布。截至数据截止(2020年3月6日),74例初治的亚洲患者构成了亚洲亚组(450 mg随餐组,n=29;600 mg随餐组,n=19;750 mg空腹组,n=26)。基线时,450 mg随餐组比750 mg空腹组有更多的脑转移患者(44.8%对26.9%),而除性别、脑转移/骨转移(450 mg组脑/骨转移发生率更高)外,各组间亚洲人群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因此,尽管研究为I期临床研究,但各组间具有可比性。数据截止时,亚洲亚组有38例(51.4%)患者仍在进行治疗,停止治疗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疾病进展(25/74,33.8%)。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717.jpg

最新结果显示,ASCEND-8研究中的亚洲亚组,塞瑞替尼450 mg/d随餐组3年PFS率高达58.9%。目前最长随访时间已经超过38个月,经盲法独立评审委员(BIRC)评估,色瑞替尼450 mg随餐组的中位PFS期和中位OS期仍未达到,3年OS率高达93.1%。塞瑞替尼450 mg/d随餐组的DCR高达96.6%,ORR高达82.8%。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719.png

亚洲亚组OS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722.png

亚组亚组PFS

安全性方面,和750 mg空腹组相比,450 mg随餐组可显著降低胃肠道AE发生率。450mg随餐组、600mg随餐组和750mg空腹组任意级别胃肠道AE(恶心、腹泻和呕吐)的发生率分别是82.8%、78.9%和96.2%。三组中各有1例(3.4%)、1例(5.3%)和2例(7.7%)患者发生3/4级胃肠道AE。


ASCEND-8研究(一线,全球数据)2020年WCLC会议公布了意向治疗(ITT)人群中位随访37.65个月后的更新数据。至2020年3月6日研究结束时,全分析集共包括306例经治和初治的患者,其中疗效分析包括198例初治患者(450 mg随餐组,n=73;600 mg随餐组,n=51;750mg空腹组,n=74)。


三组经研究者评估的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较高,其中450 mg随餐组的ORR达到75.3%,DCR为94.5%;750 mg空腹组的ORR为78.4%,DCR为93.2%450 mg随餐组和750 mg空腹组的ORR和DCR相似,但是450 mg随餐组的缓解持续时间(DoR)更长,两组分别是未达到和25个月。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724.png

研究者评估的疗效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727.png

研究者评估的DOR



脑转移:在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中,450 mg随餐组和750 mg空腹组的ORR和DCR相当(ORR:79.6% 对 84.9%;DCR:89.8% 对 96.2%)。而在基线就有脑转移患者在接受色瑞替尼450 mg随餐组和750 mg空腹组中基线脑转移患者的ORR分别是75.0%和52.4%,DCR分别是91.7%和76.2%。


对于基线有脑转移患者,450 mg随餐方案和750 mg空腹方案同样获得较好缓解,而且450 mg随餐组在数值上有更好的趋势。


布加替尼Brigatinib

ALTA-1L研究(一线)一项开放标签的多中心、随机、Ⅲ期试验在既往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ALK阳性NSCLC患者中,比较了布加替尼和克唑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


将既往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随机分组(275例),分别接受布加替尼每日1次、每次180 mg(包括7日的90 mg导入期)治疗,或者克唑替尼每日2次、每次250 mg治疗。主要终点为PFS期,次要终点包括ORR和颅内缓解。


研究结果:第一次期中分析时(99起事件),布加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1.0个月和9.3个月。在布加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中,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7% 对 43%,ORR分别为71% 对 60%;在有可测量病变的患者中,经证实的颅内缓解率分别为78%对29%。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胃肠道症状、血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和血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

2020年,JCO发表了 ALTA-1L研究的第二次中期分析数据布加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4.9个月和15.2个月。PFS期分别为24.0个月对 11.0个月(HR=0.49,BIRC评估),ORR分别为74%对62%;在有可测量病变的患者中,经证实的颅内缓解率分别为78%对26%。

恩沙替尼

一项Ⅱ研究(二线)2019年12月31日,Lancet Respir Med上发表了盐酸恩沙替尼中国Ⅱ期注册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是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牵头发起。入组了160例克唑替尼治疗耐药后的晚期或转移性ALK阳性NSCLC患者,给予恩沙替尼225 mg QD治疗方案(空腹或与食物同服),主要研究终点为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ORR。


研究结果:恩沙替尼治疗克唑替尼耐药后总体人群IRC-ORR为52%,DCR为93%。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期为9.6个月(95%CI,7.4~11.6)。颅内疗效:40例脑转移基线可测量的患者中,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为70%,颅内疾病控制率(iDCR)为98%(39/40;95% CI,87~100),恩沙替尼对颅内有显著的疗效。

安全性:与治疗相关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皮疹(56%)、ALT升高(46%)、AST升高(41%)、肌酐升高(19%)、便秘(18%)、瘙痒(18%)和面部水肿(16%)。36例(23%)患者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3级不良事件,未报告与4级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


eXalt 3 研究(一线)是一项全球开放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一线临床研究,实验组为恩沙替尼225mg QD方案,直至疾病进展;对照组为克唑替尼250mg BID方案,直至疾病进展,两组之间不允许交叉。


2020年WCLC会议上发表的Ⅲ期eXalt3试验结果显示,与克唑替尼相比,恩沙替尼的中位PFS明显更长(25.8 个月对12.7个月;P =0.0003)。在改良的ITT人群中,恩沙替尼的中位PFS尚未达到,而克唑替尼则为12.7个月。在改良的ITT人群中,恩沙替尼和克唑替尼的ORR分别为75%和67%;在有脑转移的患者中,恩沙替尼的颅内ORR为54%,克唑替尼为19%


劳拉替尼(Lorlatinib

CROWN研究(一线)一项全球性、随机、3期试验纳入了既往未因转移性疾病接受过全身性治疗的296例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并比较了劳拉替尼和克唑替尼的疗效。


研究结果:

1. 在劳拉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中,12个月时PFS率为78% 对 39%,疾病进展或死亡的HR为0.28;ORR为76% 对 58%


2. 脑转移,在有可测量的脑转移的患者中颅内缓解率分别为82% 对23%,劳拉替尼组71%的患者达到了颅内完全缓解。


3. 劳拉替尼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高脂血症、水肿、体重增加、周围神经病和认知受影响。劳拉替尼组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主要是血脂水平改变)数量超过克唑替尼组(72%对56%)。两组分别有7%和9%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止治疗。


TPX-0131

2020年AACR会上,Turning Point Therapeuti公司的崔景荣博士公布了有关第四代ALK抑制剂TPX-0131的临床前数据。


第二代ALK抑制剂能够克服克唑替尼的大多数耐药突变(如L1196M, G1269A、F1174L),但溶剂前沿突变如G1202R将会引起一二代ALK抑制剂普遍耐药。


第三代ALK抑制剂劳拉替尼对G1202R较为敏感,但对复合耐药突变(如G1202R/L1196M)却并不敏感


TPX-0131是一个紧凑的大环结构,便于与作用位点L1196、G1202等一系列管家基因突变的结合,发挥其作用效果,具有抑制野生型和突变型ALK耐药突变,包括溶剂前沿突变(G1202R)、守门突变和和复合突变(图1)。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812.png

图1 TPX-0131与ALK的结合模型


敏感性高、效果明显:根据报道的数据显示,TPX-0131对ALK野生型、ALK常见突变、以及各类复合突变都有相当高的敏感性,半抑制浓度(IC50)值均不高于6.6(表1)。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815.png

表1 TPX-0131激酶对野生型和突变体ALKs的活性


对于L1198F、G1202R、G1269A、以及野生型ALK,TPX-0131都具有比其他TKI更低的IC50值(表2),意味着四代ALK的TPX-0131在这些靶点的敏感性更高、效果更好,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一线、二线及三线药物布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TPX-0131对I1171N、I1171S、I1171T、G1269S的结果并不理想,反而二、三代ALK-TKI对此更为敏感、效果更好(表2)。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818.png

表2 四代药抑制单个突变的比较


TPX-0131是一系列EML4-ALK复合突变最有效的抑制剂,而第1代、第2代和第3代ALK药物均表现为较低的活性和敏感性(表3)。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822.png

表3  四代抑制复合突变能力的比较



ALK耐药机制

ALK依赖性耐药:ALK激酶结构域耐药突变,ALK基因拷贝数扩增。


非ALK依赖性耐药:细胞内旁路激活(如EGFR突变或磷酸化,KRAS突变和c-KIT扩增),组织学、表型等其他改变。


第一、二代ALK TKI耐药


第二代ALK抑制剂能够克服克唑替尼的大多数耐药突变(如L1196M, G1269A、F1174L),但溶剂前沿突变如G1202R将会引起一二代ALK抑制剂普遍耐药。第三代ALK抑制剂劳拉替尼对G1202R较为敏感。



一二代常见耐药突变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824.jpg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827.jpg


应对策略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829.jpg


耐药敏感性




微信图片_20210419144832.jpg

A:劳拉替尼对常见耐药突变疗效[16]

绿色:IC50 ≤ 50 nM,黄色:IC50 > 50 <200 nM,红色:IC50 ≥ 200 nM

第三代ALK TKI耐药

Satoshi Yoda等使用二代测序检测了20例劳拉替尼耐药的ALK阳性肺癌患者组织样本,其中7例患者检出ALK复合突变,提示ALK复合突变是劳拉替尼的主要耐药机制。急需要新一代ALK-TKI抑制剂应对复合突变,期待TPX-0131等药物尽早进入临床研究。


e药安全  平台发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