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乳糖不耐受(LNP)的人反而应该多喝牛奶,这是什么道理?
原来近期《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LNP患者多喝牛奶会改变肠道特定菌种及循环代谢物的水平,可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
(文末可查看研究原文)
牛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钙、维生素D、维生素B等,是构成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LNP人群却“无福消受”,主要是因为他们体内不能持续产生乳糖酶,无法正常分解、代谢牛奶中的乳糖,导致一喝牛奶就觉得肠胃不舒服,只能对牛奶敬而远之。
早期研究显示,乳糖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rs4988235基因型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持续产生乳糖酶。可持续产生乳糖酶的人基因型为LCT-rs4988235 AA/AG,表现为乳糖耐受(LP);而不能持续产生乳糖酶的人基因型为LCT-rs4988235 纯合GG,体内缺乏乳糖酶,表现为LNP。
健康饮食是糖尿病预防中的核心措施,但牛奶作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摄入量与T2DM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
为了探究乳糖酶基因型、牛奶摄入量与T2DM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分析了西班牙裔社区健康研究/拉美裔研究(HCHS/SOL)中12653例参与者的数据,并对7089例非糖尿病的参与者进行了乳制品摄入与T2DM发生风险之间的前瞻性关联研究。
研究总览示意图
在中位随访6年期间, 768例参与者患上了糖尿病。调整人口统计学、社会经济和行为因素后发现,乳糖酶基因型会改变牛奶摄入量对T2DM发生的影响。具体来说,在LNP人群中,较高的牛奶摄入量与低T2DM患病率相关(RR=0.70),而在LP人群中或摄入奶酪和酸奶时不存在这种相互作用。
HCHS/SOL队列中参与者牛奶、奶酪、酸奶摄入量与T2DM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此外,与LP个体相比,LNP人群的牛奶摄入量与其血糖特征,特别是2 h血糖和空腹胰岛素以及其他与T2DM相关的代谢特征(如肥胖、血压和甘油三酯)之间存在相对较强的有利关联。
研究者还在UK Biobank数据库以及24项前瞻性研究中证实了这一关联。
既往研究表明,牛奶摄入量仅在LNP人群中与较高的双歧杆菌丰度相关,而在LP人群中则不然。此外,在LNP人群中,牛奶摄入量还会影响吲哚丙酸(一种肠菌代谢物)的水平,而较高的吲哚丙酸水平与T2DM发生风险降低有关。
于是,研究者假设,增加牛奶摄入可通过调节肠菌组成及代谢物水平降低T2DM的发生风险,且这种关联仅存在于LNP人群中,而在LP人群中则不存在。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者分别研究了LNP(n=1130)和LP(n=637)人群中牛奶摄入量与肠菌组成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在LNP人群中,较高的牛奶摄入量会改变特定菌种的丰度,尤其是增加双歧杆菌属,有助于分解和消化乳糖,而这些菌群还与良好的代谢特征相关,包括更低的肥胖指标和空腹血糖。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LNP人群中,与牛奶摄入量呈正相关的代谢物水平较高通常与较低的T2DM发生风险相关;而与牛奶摄入量呈负相关的代谢物水平较高通常与T2DM发生风险升高相关。
也就是说,牛奶摄入量的增加不仅可以改变LNP人群肠道特定菌群的丰度,还改变了血液中某些代谢物的水平,从而介导预防T2DM发生的作用。
这项研究表明,乳糖酶基因型可能会影响牛奶摄入量与T2DM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在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中,较高的牛奶摄入量与较低的T2DM发生风险相关,而乳糖耐受人群中则未观察到这种关联。
研究者还探索了以上关联的潜在机制,表示牛奶摄入对乳糖不耐受人群产生的T2DM预防的有益影响可能与肠菌组成以及循环代谢物水平改变有关。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编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