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5 ISC 华山特约| 直接口服抗凝药与不使用抗凝药物在预防伴有房颤的脑出血幸存者卒中方面的疗效:PRESTIGE-AF试验

2025-02-08作者:壹生君资讯
原创

微信图片_20250206095156.png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血管组 周蓉 徐佳洁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幸存者的卒中预防是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因为ICH患者不仅面临较高的再出血风险(年再出血风险1.3%-7.4%),还存在一定的缺血性事件风险。值得注意的是,约25%的ICH患者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这类患者不仅需要预防再出血,还需通过抗凝治疗降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使得临床医生在权衡治疗获益与风险时面临巨大困境。


近年来,直接口服抗凝药(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DOACs)因其较传统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具有更稳定的药代动力学、更少的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更低的颅内出血风险,在房颤患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ICH后重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存在争议。既往的观察性研究表明,ICH后恢复口服抗凝治疗可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且未显著增加ICH复发风险,但这些研究可能受到选择偏倚和指示性混杂的影响。两项针对ICH合并AF患者重启ICH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SOSTART和APACHE-AF)均未能证明重启口服抗凝治疗在减少出血事件方面的非劣效性,且其纳入患者存在明显的选择偏移。此外,一项纳入四项RCT的前瞻性荟萃分析COCROACH研究表明,口服抗凝治疗可降低缺血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但对于出血事件的影响及其净临床获益仍不明确。这些不确定性为在不同地区开展新的大型临床试验提供了依据。


基于以上背景,在2025 ISC上,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Roland Veltkamp教授汇报了PRESTIGE-AF研究结果。


图片94.png


PRESTIGE-AF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盲法终点评估的3期临床试验,在欧洲6个国家的75个中心进行,旨在探究与不进行抗凝治疗相比,DOACs能否降低伴有AF的ICH幸存者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且不增加ICH的复发风险。


图片95.png


研究方法


主要纳入标准


• 成年ICH患者

• 距离脑出血事件>14天且<12个月

• 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 房颤且具有抗凝治疗指征


主要排除标准


• mRS评分> 4分

• 创伤性或血管畸形导致的脑出血

• 除房颤外其他需要抗凝治疗的指征

• 入组时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 已植入或计划植入左心耳封堵器(LAAO)


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被1:1随机分配至DOACs组和无抗凝治疗组(是否进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由当地研究者决定),并根据性别和脑出血部位(脑叶vs.非脑叶)分层。DOACs药物的选择由当地研究者决定,但必须符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剂量规定。


主要终点


• 主要疗效终点:首次发生缺血性卒中

• 主要安全性终点:首次ICH复发


次要终点


次要疗效终点

− 全因死亡率

− 心血管病死亡率

−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次要安全性终点

− 任何颅内出血

− 任何大出血(根据ISTH出血评估工具)

复合终点

− 所有卒中和系统性栓塞(Systemic Embolism, SE)

− 净临床获益(所有卒中和SE、心肌梗死、心血管病死亡率、严重出血)


基于观察性研究数据的系统回顾,PRESTIGE-AF试验最初计算样本量为654名参与者。2022年由于招募进展缓慢,以及来自两项初步RCT的数据,研究团队修订了研究样本量计算,最终确定为312名参与者,并假设失访率为10%,治疗方案改变率为5%。研究假设DOACs在预防伴有AF的ICH幸存者缺血性卒中方面具有优效性,而在预防ICH复发方面具有非劣效性。


研究结果


2019年3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欧洲6个国家的63个中心共纳入319名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43年。意向性治疗(Intention-to-Treat,ITT)分析包括所有随机分组的319名患者,其中DOACs组158名,无OAC组161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图片96.png


治疗调整情况显示,DOACs组有16名患者永久停用DOAC;无OAC组有19名患者永久开始使用DOACs。DOACs组和无OAC组分别有16名和21名患者死亡,符合研究方案(Per Protocol,PP)分析包括132名DOACs组患者和134名无OAC组患者。研究随访完成率为100%。


主要疗效终点方面,DOACs组有1名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无OAC组有20名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HR = 0.05, 95%CI 0.01-0.36)。Kaplan-Meier(KM)曲线提示无OAC组早期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趋于平缓。主要安全性终点方面,DOACs组和无OAC组分别有11名和1名患者出现ICH复发(HR = 10.89, 95%CI 1.95-60.72),超过了研究的非劣效性界值(γ=1.735),没有达到非劣效性。


图片97.png


在次要终点方面,DOACs组和无OAC组分别有7名和14名患者发生心血管性死亡(HR = 0.51, 95%CI 0.21-1.27),其他次要结果如图所示,由于效应估计的置信区间较宽,对于所有次要终点的发现必须谨慎解释。


图片99.png


事件发生率和需治疗人数/需损害人数(Numbers Needed to Treat or Harm,NNT/NNH)分析显示,DOACs治疗可使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每年减少7.77例/100人年,对应的NNT为13,即每年需要治疗13例患者,才能预防1例缺血性卒中事件;然而,DOACs治疗同时使复发性ICH的发生率每年增加4.18例/100人年,对应的NNH为24,即每年治疗24例患者,会导致1例额外的复发性ICH事件。


结论与展望


总体而言,PRESTIGE-AF的试验结果表明,DOACs在预防伴有AF的ICH幸存者发生缺血性卒中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同时也会增加复发性ICH的风险。尽管复合终点表明DOAC具有一定的净临床获益,但对不同终点事件(缺血性卒中与ICH)的不同影响仍需进一步评估,以优化个体化抗凝策略。


正在进行的3期临床试验(包括ENRICH-AF,ASPIRE及COCROACH个体水平荟萃分析)有望进一步阐明DOACs的净临床获益,并为ICH幸存者的抗凝管理提供更有力的循证证据。此外,替代性干预手段(如左心耳封堵术)可能在特定患者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目前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STROKECLOSE,A3ICH和CLEARANCE)将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适用人群。最后,Roland Veltkamp教授提到,PRESTIGE-AF的二次分析将通过临床、影像和遗传生物标志物构建预测模型,以识别哪些患者最有可能从DOACs治疗中获益,并最大程度降低出血风险。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个体化精准医学的发展,为ICH幸存者的长期管理提供更优化的决策依据。



[1] Murthy SB, Zhang C, Diaz I,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Subsequent Arterial Ischemic Events in Participants From 4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ies. JAMA Neurol. 2021;78(7):809-816. doi:10.1001/jamaneurol.2021.0925

[2] Al-Shahi Salman R, Stephen J, Tierney JF, et al. Effects of oral anticoagulation in people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aemorrhage (COCROACH): prospective,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 Neurol. 2023;22(12):1140-1149. doi:10.1016/S1474-4422(23)00315-0

[3] Schreuder FHBM, van Nieuwenhuizen KM, Hofmeijer J, et al. Apixaban versus no anticoagulation after anticoagulation-associated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APACHE-AF):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2 trial. Lancet Neurol. 2021;20(11):907-916. doi:10.1016/S1474-4422(21)00298-2

[4] Li L, Poon MTC, Samarasekera NE, et al. Risks of recurrent stroke and all serious vascular events after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pooled analyses of two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Lancet Neurol. 2021 Aug;20(8):e5. doi: 10.1016/S1474-4422(21)00185-X.]. Lancet Neurol. 2021;20(6):437-447. doi:10.1016/S1474-4422(21)00075-2

[5] Horstmann S, Möhlenbruch M, Wegele C, et al. Preval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association of previous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microbleeds. Eur J Neurol. 2015;22(10):1355-1362. doi:10.1111/ene.12608


END


【原创文章 转载请申请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