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血糖正常+尿糖阳性,怎么解释?一文解读不同血糖与尿糖结果

2023-09-13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图片

血糖与尿糖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被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几乎全部在近端肾小管被重吸收入血。因此,最终的尿液含糖量甚微,用一般的方法检查不出来,故尿糖为阴性。


但当血糖浓度超过一定水平时,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尿中即可出现尿糖,即尿糖阳性。所谓肾糖阈,就是指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通常为8.9~10.0 mmol/L。


理论上,尿糖阳性的程度可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高低,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却会遇到血糖与尿糖结果不符的情况。哪些原因会导致这些“意外”情况呢?如何处理?


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及研究,对血糖与尿糖结果的3种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以飨读者。


01

血糖高+尿糖阴性



  • 血糖高尿糖阴性

见于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其血糖超过10.08 mmol/L甚至超过13.00~16.80 mmol/L,可表现为没有糖尿,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甚至接近20 mmol/L时都可能出现尿糖阴性。

这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肾小球血管胞膜细胞产生较多胶原,内皮细胞及系膜增生,使得肾小球硬化,滤过葡萄糖降低,而患者对葡萄糖的代谢与利用障碍,使机体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从而使肾小管对血糖的重吸收加强,导致“肾糖阈”增高。


  • 血糖高尿糖假阴性

见于尿液的细菌感染,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细菌会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一些研究数据提示,尿液储存于膀胱内或放置达2小时,可使得尿糖结果降低5%;若继续延长时间,其尿糖降低速度逐渐增高,从而检测到尿糖为阴性。


02

血糖高+尿糖阳性



  • 糖尿病性糖尿

糖尿病是引起尿糖阳性的常见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过高,超过肾糖阈时,就会出现尿糖阳性,且尿糖分级取决于血糖浓度。糖尿病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血糖控制得好,尿糖也会转为阴性。


  • 非糖尿病性糖尿

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范科尼综合征、肝硬化、胰腺炎、胰腺癌等均可出现高血糖性糖尿。这些疾病可以影响人体内参与血糖调控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皮质激素、胰高糖素等,使血糖升高,尿糖出现阳性。


03

血糖正常+尿糖阳性



  • 一过性糖尿

分为生理性和应激性,生理性糖尿如大量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静脉注射大量的葡萄糖或者剧烈运动后,可一过性血糖升高,导致尿糖阳性。当这些停止时,尿糖会迅速转阴。还有的在做完胃大切术以后糖分在大肠内吸收速度增快,使得血糖快速一过性升高,尿糖也会出现阳性。

应激性糖尿如有急性感染、中毒、创伤、精经紧张、剧烈疼痛、失水、失血、缺、急性心肌梗死等应激状态,或患有脑血管意外、肿瘤、颅骨骨折、脑炎、癫病等应激性疾病时,机体通过大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可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髓质激素的大量分泌,使身体肝脏内贮存的糖原分解,血糖便会增高,并出现一过性时性糖尿。应激状态过后,血糖可自行恢复正常,尿糖会随之转阴。这种一过性尿糖,血糖也会增高,但由于出现时间短暂,往往测不出,而且其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也会正常。


  • 肾性糖尿

见于慢性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家族遗传性肾糖阈糖尿等疾病。一般血糖浓度正常尿糖阳性,这是由于肾小管病变导致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致,即肾糖阈下降产生的糖尿。

女性在妊娠期(孕24周后)肾糖阈比平时也要下降不少,所以怀孕的女性也非常容易出现尿糖阳性;新生儿出现尿糖阳性,是因为肾小管功能不完善,导致血液中葡萄糖重新收不完全;糖尿病肾病,长期血糖浓度高,使肾脏功能受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低,即使血糖控制得很好,也会出现尿糖阳性;年轻人的肾糖阈要比老年人低很多,这样就会有尿糖阳性的情况出现。


  • 假性糖尿

尿干化学试纸条的葡萄糖测试块,利用的是葡萄糖化酶法反应的原理,葡萄糖化酶特异性化β-D-葡萄糖,生成葡糖醛酸和过化氢,过化氢在过化物酶的作用下,使指示剂化而发生颜色变化,而颜色变化的深浅就与葡萄糖的浓度成正比。

但是当尿中含有大量还原物如维生素C、尿酸或随尿排出的具有还原性的药物如葡糖醛酸、异烟肼链霉素水杨酸阿司匹林水合氯醛、中药的黄连、黄芩、大黄等,也可使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尿糖检测呈现阳性,实际上这是假阳性,他们的血糖并不高。


  • 药物性尿糖

SGLT2是90%的尿葡萄重吸收糖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达格列净类是一类高效抑制SGLT2蛋白的药物,可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加强血葡萄糖从尿中排出,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所以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血糖可以正常,但尿糖是阳性。

还有一些化学药物中毒如咖啡因茶碱吗啡类、各种重金属、氯仿、乙醚麻醉、氰化物中毒等因素均可导致在血糖正常的情况下,尿糖暂时性出现阳性,通常在停止服用后逐渐消失。


图片

总结


尿糖阳性与血糖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都密切相关。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应简单地通过血糖去推导尿糖结果,或通过尿糖结果来诊断是否为糖尿病。


建议将多次准确的血糖与尿糖结果进行比对,并结合患者情况综合分析,当结果相符时,可以互相印证;当结果不符时,分析原因,找到合理的解释,以更好地解读报告。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综编自李青科普、检验医学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