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张澍田: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是与非

2018-06-18作者:happyGI资讯
幽门螺杆菌

2018年6月15日一17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主席、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执行院长张澍田教授在胃肠肝胆内外科联合论坛中,做了一场关于“是否所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都应该接受根除治疗?”的报告,引发广泛热议,现整理如下。

1.jpg张澍田教授

2014年《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推荐,“除非有抗衡因素,否则所有Hp感染者都应该接受根除治疗”,但目前尚未得到国内学者一致认同,主要因为存在以下几点争议。

1.胃癌是饮食、宿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Hp可能只是众多帮凶之一 

在发展中国家,约80%的人携带幽门螺杆菌。在这些携带者中,仅1%-10%发生消化性溃疡,仅有0.1%-3%发生胃癌。在印度、泰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幽门螺杆菌的携带率非常高,但这些国家的胃癌发生率却很低。

2.jpg

有meta分析显示,在无症状人群中根除Hp预防胃癌证据不足(BMJ 2014,348:g3174;Cochrane Database Dyst Rev 2015 Jul 22,(7):CD005583)。而在胃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中根除Hp,每15人仅可获益1人。

3.jpg

胃癌是饮食、宿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年龄>55岁、男性患病率为女性2倍、基因、家族史、种族、肥胖、吸烟、Hp感染等),Hp可能只是众多帮凶之一。

2.Hp是胃微生物群中的一员,菌群失调可能与胃癌发生相关 

胃内有100多种细菌构成的细菌群落,共同影响胃内生态平衡,并可能在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Gut Microbes 2013,4(6)505-31]。2017年发表在《Gut》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与胃炎患者相比,胃癌患者的胃部菌群多样性降低,螺杆菌属丰度降低,其他细菌属的丰度增加。多项研究表明,菌群失调可能与胃癌发生相关。

4.jpg

5 (2).jpg

3.Hp感染率已呈下降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住房条件、供水卫生、教育水平等的改善,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等国家的Hp感染率正在下降。

6.jpg

 

7.jpg

4.幽门螺杆菌的“默默奉献”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了幽门螺杆菌对人体可能存在的保护作用(更不容易患上过敏,降低哮喘的发病风险,降低湿疹的发生率,可能预防炎症性肠病的发生,Hp感染率与肥胖及超重比例呈现负相关等)。

8.jpg

9.jpg

10.jpg

5.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潜在问题 

一些研究还反映了根除幽门螺杆菌后会出现的问题:

①更容易患上胃食管返流病以及相关并发症,例如巴雷特食管和食管腺癌;

②肠道菌群比例变可能对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③使用抗生素会增加耐药性细菌产生的风险,尤其是在我国抗生素滥用问题较严重的情况下,更是要对此引起注意。


12.jpg

总结

  • Hp需要重新再认识

  • 经济水平的发展,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是根除Hp的重要措施

  •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Hp的神奇面纱会被一步步揭开

11.jpg

本报记者 夏双双 整理

扩展阅读

最新荟萃分析显示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率≥15%,我国甲硝唑耐药率高达77%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