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国专家主导,凝聚国际智慧——《柳叶刀》发布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动计划

2025-08-1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肝癌,以其潜伏期长、早期症状隐匿的“沉默杀手”,正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严峻挑战。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病例87万,死亡病例76万,其中约43%发生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若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预计到2050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将分别达到152万和137万。面对这一危机,国际社会亟需权威性、引领性的防控策略和行动计划。


1f4271df5f309c7e8d15a2efbe06a33.png


在此背景下,英国当地时间7月28日,即世界肝炎日当天,《柳叶刀》杂志正式发布了《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动计划》。这是《柳叶刀》杂志成立200多年以来,针对全球性重大疾病挑战,首次由中国专家学者牵头,携手日本、韩国、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51位著名专家共同制订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报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周俭教授、樊嘉院士和日本近畿大学的Masatoshi Kudo教授为重大报告专家委员会的联席主席。


图片


7月29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肝癌防治领域重大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院长周俭,党委副书记李耘,副院长宋振举,肝胆肿瘤与肝移植外科副主任孙惠川、主任医师徐泱出席会议。


这份凝聚了全球智慧的报告明确指出,全球60%的肝癌病例可预防。专家委员会经过科学推算,全球每年的年龄标化发病率至少须降低2%,到2050年才能逆转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上升的趋势。若能达成这一目标,全球至少可避免880万例肝癌新发病例及770万例肝癌相关死亡。而中国肝癌的防治策略和实践也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


报告揭示的一项关键发现是全球肝癌病因结构的显著转变。传统上,人们将肝癌与乙型、丙型肝炎或长期酗酒直接联系。但如今,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发病率正在迅速提升,而肥胖和糖尿病加速了MASLD发展为MASH。数据显示,MASH相关肝癌病例占比将从2022年的8%增至2050年的11%,增幅高达35%,发达国家尤甚。与此同时,酒精相关肝癌比例也从19%升至21%。在美国,MASH和酒精相关肝癌已超越病毒性肝炎,成为主要风险源。相比之下,全球乙肝和丙肝相关肝癌比例从39%和29%,分别下降至37%和26%。作者之一的美国贝勒医学院El-Serag教授警示“高糖饮食、肥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重塑肝癌地图。”


尽管肩负着全球43%的肝癌疾病负担,中国在防治领域已取得成效。在源头防控方面,自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全国新生儿接种率超过95%,使15岁以下儿童乙肝感染率由原先的10%下降至1%以下。在区域实践层面,江苏启东通过综合防治策略——包括普及乙肝疫苗接种、调整主食结构(以水稻替代玉米减少黄曲霉毒素暴露)、自来水普及,以及对高危人群开展B超和甲胎蛋白筛查,将当地肝癌五年生存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2.5%提高至目前的30.8%。在肝癌诊疗领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依托多学科团队的协作、新技术的应用和积极科学的术后随访计划,其肝癌病人术后的5年生存率高达71%。周俭教授表示:“这些成功经验有力证明,肝癌完全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被作为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来管理。”


为此,报告制定了三级防控体系:在预防前线,要求各国强制乙肝疫苗接种和治疗丙肝,推行“糖税”、提高酒类产品价格及健康警示标签;在筛查层面,将肝纤维化筛查纳入糖尿病与肥胖人群常规体检;推广无创检测手段,降低筛查门槛和成本;在治疗端,则强调诊疗公平性,缩小国家与地区间药物可及性差距,将姑息治疗纳入肝癌管理全程,提升病人生活质量。樊嘉院士强调:“预防是最经济和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每一个防治政策的制定都关乎生命之重。我们必须迅速行动,确保将疫苗接种、筛查与公平治疗覆盖到每一个需要的人群。”


报告呼吁,全球的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动计划需要各国的卫生政策制定者、卫生健康从业者、国际专业学会/协会组织、研究人员和健康科普宣教团体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降低全球肝癌负担、提高肝癌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柳叶刀》期刊主编Richard Horton评价说:“这份重大报告是在最出色的国际合作下完成的,如果我们想扭转当前肝癌的发展趋势,所需要的正是这样卓越的国际合作。因此,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行动。”


我国香港中文大学的陈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孙惠川教授和徐泱主任医师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的曾红梅教授是该重大报告的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周俭教授、樊嘉院士和日本近畿大学的Masatoshi Kudo教授为重大报告专家委员会的联席主席。


END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供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