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第61届欧洲肾脏病协会ERA年会于2024年5月23日至2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今年的会议主题是“重新思考肾脏健康和改革肾脏护理(Rethinking Kidney Health and Transforming Kidney Care)”。
本次大会评选出了 TOP 10 研究,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东部战区总医院刘志红院士团队,对TOP 10 研究进行深入解读。
作者:东部战区总医院 国家肾脏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全军肾脏病研究所 黄湘华
糖尿病肾病(DN)是1型糖尿病(T1D)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传统诊断方式主要是基于微量白蛋白尿水平。但对于处于CKD早期的T1D患者,其肾脏结局及预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近期在ERA会议上公布了一项研究探讨KDIGO分类在评估1型糖尿病(T1DM)患者肾脏和心血管不良结局方面的意义。
研究以瑞典国家糖尿病登记系统的T1DM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阐明三个关键方面的结果:①KDIGO各分类在整个队列中的分布;②每个KDIGO分类的不良肾脏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死亡率;③基线KDIGO分类与5个主要结局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采用CKD-EPI 2009公式计算基线和随访时的eGFR。根据KDIGO 2012年指南,根据患者基线白蛋白尿和肌酐水平将对象分为A1-A3和G1-G5。肾脏结局包括:急性肾损伤、eGFR相对于基线下降40%、肾衰竭(KF)、肾脏死亡,以及肾脏复合结局(MAKE;包括上述任何一种肾脏结局)。心血管结局包括冠心病、卒中和心血管死亡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结局(MACE,包括上述所有结局),以及全因死亡。
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结局的累积发生率,并计算每1000人年的发生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基线KDIGO分级与以下5个主要结局事件(eGFR下降40%、KF、MAKE、MACE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确定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以KDIGO传统低风险分类" G1A1+G2A1"为参照,再以"仅G1A1"为参照,进行cox回归分析,以明确G2A1是否与超额危险度相关。
研究共纳入39067例患者,平均随访9.1年。CKD[定义为eGFR <60 ml/(min·1.73m2)和/或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18.5%,其中8.1%为正常白蛋白尿。如下图所示,随着eGFR和白蛋白尿分类的进展,所有结局的发病率和校正的风险比均呈进行性增加,即使在eGFR≥60 ml/(min·1.73m2)的个体中也是如此。有趣的是,以G1A1单独作为参考进行重复分析,所有主要结局的风险显著增加,甚至在G2A1(占整个队列的10%;传统认为是低危)中也是如此。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KDIGO分级的增加,T1DM患者包括死亡在内的心肾不良结局负担逐渐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eGFR和蛋白尿都正常的受试者中,所有主要结局的风险均升高。表明早期筛查和实施预防策略可能有利于改善T1DM患者的预后。
早期研究表明,25%~40%的T1D患者和5%~40%的T2D患者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大约20%~30%的T1D患者在平均糖尿病持续15年后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在T1D诊断后20~30年,终末期肾病的总发病率为4%~17%。有关非白蛋白尿型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较少,但芬兰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称,2%的T1D患者患有非白蛋白尿CKD。
糖尿病肾病通常表现为临床三联征:高血压、蛋白尿,以及最终的肾功能损害。糖尿病肾病莫根森分期的经典五个阶段仍然被广泛用于临床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一般分为高滤过期、沉默期、微量白蛋白尿期、大量白蛋白尿期和肾功能损害期。
尽管微量白蛋白尿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评估起着重要的诊断作用,但它也不再被视为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的唯一独立预测标志物。最近,几位研究者对TID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自然史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并确定了一种新的表型,即早期肾功能下降(ERFD)。诊断ERFD,重要的是存在GFR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即使GFR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本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这种观点,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到即便是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其肾脏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仍然较高。这也给临床管理此类患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T1D患者的管理有如下建议
每年进行筛查蛋白尿,建议在随机尿标本中使用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当检测到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升高后,为了确认诊断,在随后的3-6个月内,应至少进行两次额外的检测;
每年检测血清肌酐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GFR);
强化治疗改善血糖控制;
强化血脂控制;
控制血压,目标血压低于130/80mmHg,对于合并DN患者,即使是血压较低但合并白蛋白尿的患者,也应考虑使用ACEI或ARB进行治疗;
将盐摄入量至少减少到5~6g/d以下,可能有助于减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饮食中蛋白质限制在T1D肾病中的作用尚不确定,但不鼓励高蛋白摄入;
应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物质,如非甾体抗炎药和氨基糖苷类药物。
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细胞治疗中心主任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肾脏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病医师分会多发性骨髓瘤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