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4月11日,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成立1周年工作总结及部署会在京召开。过去1年,该中心共完成73例肺移植手术,数量跃居全国第2,同时手术质量也得到有效保障,患者围手术期生存率为83.7%,5个月生存率达到96.3%。
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成立于2017年3月6日,由我国著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医院呼吸中心/肺移植中心主任王辰院士牵头,邀请我国著名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加盟。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该院已构建起从以控烟为代表的早期预防干预,到以肺移植为代表的终末期极致治疗的呼吸疾病全程医疗体系。
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副主任陈静瑜教授介绍,2017年,中国肺移植注册系统共上报肺移植手术299例,相比2016年增长95例(46.57%),其中中日医院完成50例。2018年1-3月,共完成23台肺移植手术。在移植数量稳步上升的同时,手术质量也得到有效保障,患者围手术期生存率为83.7%。
中日医院今后还有哪些部署?陈静瑜教授表示,第一,应尽快将中日医院宝贵经验形成专家共识或指南,尤其围手术期感染处理,在全国能推广,使更多的肺移植患者能够重生。第二,还应加大肺移植推广工作。肺移植现在还存在着技术难题,尤其是刚刚开展肺移植的医院。中日医院可申请国家肺移植培训基地,其他医院通过中日医院平台复制经验,尽快在其他省市能够开展肺移植手术,更大程度上造福患者。第三,开展肺移植相关基础、临床研究以及心肺联合移植。第四,借助“一带一路”平台,推动我国肺移植事业走出国门。
中日医院刘鹏副院长介绍,首先,要加快中日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团队建设。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移植手术,眼下中日医院的肺移植事业蒸蒸日上,建立一支专业的OPO队伍就显得非常重要且紧迫。中日医院对OPO团队建设十分重视,包括与全国各领域的移植专家合作及空中转运体系建设等。而且,不仅要做好本院的肺移植,更要做好器官移植体系,把心脏移植、肝移植等均做出行业标杆,进一步推动我国器官移植工作的规范化。
王辰院士从海南博螯发来视频贺信表示,中国肺移植从2016年204例增至2017年299例,其中中日医院完成50例,这也展示了中日医院在过去一年中肺移植所取得的进展。目前,中国医学界普遍认为终末期呼吸疾病患者才应该接受肺移植。王辰院士指出,这个观念需要改变,中国医学界需要重新认知肺移植指征。
此外,王辰院士表示,中日医院肺移植的发展,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首先,在团队磨合和临床规程方面,制定一系列规程和标准。其次,心肺联合移植也是下一步重要目标。关于心肺联合移植,中日医院在内科方面形成自身优势。针对中国的供肺情况,如果目前改变不了整个社会OPO所能提供供肺质量,我们应该在供肺和修复和维护方面探索一套办法。再次,中日医院还应该对中国肺移植事业有所推进,如引领制定国家肺移植规程和标准,普及和推广肺移植这项救命技术等。最后,中日医院肺移植不应仅限于中国,应该走向全世界,在“一带一路”沿线发挥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随访与照护肺移植受者,在肺移植中心成立1周年之良机,中日医院同时举办了“新肺健康之家”启动成立仪式。有肺移植受者精彩的才艺展示,更有很多北京和外地的肺移植受者及家属自发前来参会,他们畅快的呼吸与欢笑的面容就是给肺移植中心1周岁生日最好的礼物,也是对所有辛勤付出的医护人员最大的慰藉。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邢英综合报道,照片由中日医院尹琳老师提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