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眩晕:症状和体征

2021-08-25作者:论坛报沐雨综述
其他神经疾病非原创

眩晕和头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致力于眩晕相关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众所周知,疾病的准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由于前庭神经系统中前庭末梢感受器、前庭神经元及各级神经中枢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加之前庭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系统存在着广泛联系,使得眩晕相关疾病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症状体征复杂,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包括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骨科、眼科、老年医学科、中医科、内科等。


外周前庭神经系统与中枢前庭神经通路的任何部位受到异常刺激、发生病理变化,患者即可表现为眩晕、头晕或者平衡失调。


眩晕相关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病史与临床症状,详尽完整了解患者的病史与临床症状是准确诊断的前提。正确理解和定义前庭症状至关重要,也是专业交流的基础,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1,CD-11)中首次增加前庭疾病国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Vestibular Disorders, ICVD)


 眩晕相关疾病的症状


(一)眩晕与头晕


1.眩晕

是因机体发生空间定位障碍而出现的一种运动性或者位置性错觉。这种错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自身运动时产生自身运动感觉;二是日常头动时产生与这种头部运动不同的、变形扭曲的自身运动感觉。运动错觉可以是旋转性运动错觉(旋转性眩晕)、线性运动错觉(晃动感、上下移动、跳跃感、滑动感)及相对于重力的静止性倾斜错觉(倾斜感、翻转感)等。


2.头晕

非眩晕性头晕的定义是指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障碍的感觉,无运动的错觉或扭曲的感觉,即无或非旋转性的感觉。头晕是比眩晕更难把握的一类症状,患者往往难以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常常用头晕来描述除了疼痛以外的头部诸多不适感,此定义不用于涉及意识状态和认知状态的界定。


3.眩晕与头晕

在临床实践中,眩晕与头晕并非泾渭分明的,在某一疾病的不同病程,两种症状可以相继存在或共存。例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在头位/体位发生与重力垂直线位置变化时多表现为眩晕,而在坐位、直立位水平转头时多发生头晕,在耳石复位成功后患者眩晕消失,却依然会残留不同程度的头晕症状;再有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 Meniere's' disease,MD)等,急性发作期多表现为剧烈的旋转性眩晕,急性期过后眩晕症状逐渐消失,而转变为难以准确描述的非旋转性头晕。


(二)前庭-视觉症状


前庭视觉症状是源自前庭病变或视觉、前庭相互作用产生的视觉症状,包括不真实的运动感、物体倾斜及因前庭功能(而非视觉)障碍/丧失而导致的视物变形(视物模糊)等。前庭-视觉症状包括振动幻视、视觉延迟、视觉倾斜和运动诱发性视物模糊。这些症状的产生均与前庭眼反射(vestibulo ocular reflex,VOR)功能异常有关,而且这些症状可以出现一个或同时出现几个。


1.振动幻视

前庭视觉症状中,最常在患者主诉中出现的症状是振动幻视,这是一种将静止物体感知为来回运动(前后或者上下)的异常感觉,双侧前庭功能低下的患者振动幻视发生率很高。这类患者的主诉是步行时不能清晰读出标识牌上的文字,但在头部静止不动时视觉是正常的,是可以看清楚的。这一症状通常是前庭、脑或小脑受累的体征,偶尔也可见于眼肌麻痹或者视皮质的病变,最常见于双侧前庭病( bilateral vestibulopathy,BPV)


2.视觉延迟

指视觉环境中的物体落后于头部运动,或在头部运动之后出现物体短暂漂移的错觉。视觉延迟的感觉一般很短暂,不超过1~2 s。视觉延迟是VOR系统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正常的VOR系统功能使得头动与眼动有很好的协同性,当头部运动时,视觉环境中的物体移动速度与头动速度相等,几乎没有时间差。视觉延迟的存在,引发头部运动时视觉环境中的物体出现漂移,可进一步诱发患者的眩晕/头晕症状。


3.视觉倾斜

是指视觉环境中的物体偏离垂直线的一种错误感觉,持续时间多为数秒至数分。有一种特殊的视觉倾斜,视觉环境中物体发生90°或180°偏斜的错觉,称为房间倒置错觉( room tilt illusion)。由于视觉倾斜的存在,患者把垂直的物体看成向左侧或者右侧倾斜,此时这些患者会出现头位偏斜,以纠正视觉倾斜引发的错觉。外周前庭病变和延髓背外侧病变头位通常偏向患侧。


4.运动诱发性视物模糊是指在头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出现短暂的视力下降。在头部运动时,VOR有助于保持视网膜图像的稳定。因此,当VOR功能受损时,会出现运动中(运动后短时间内)视网膜图像不稳,从而导致瞬时视力下降。


(三)姿势症状


姿势症状是与维持姿势稳定相关的症状,主要发生在直立体位(坐、站行走),不包括身体姿势相对于重力垂直线改变时,如由坐位变到卧位出现的症状。姿势症状常无特定的方向性,除前庭系统外,许多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以引起姿势症状。姿势症状包括四种类型:不稳、方向性倾倒、平衡相关的近乎跌倒、平衡相关的跌倒。


1.不稳

多属于轻度姿势症状范畴,常无特定的方向性,指坐、立行走时重心飘动的感觉,全身多种系统性疾病均可导致不稳。前庭疾病引发的不稳,在倚靠稳固物体时不稳症状会明显减轻,并且多伴有其他前庭症状,如眩晕、头晕、前庭视觉症状等。


2.方向性倾倒

是指坐、立或行走时,向特定的方向转向或跌倒的感觉。这种方向性指向前、后、左、右,当前庭疾病引发了方向性倾倒/转向时,其倾倒转向侧多为前庭功能减弱侧。同样,前庭疾病引发的方向性倾倒,在倚靠稳固物体时症轻甚至消失。


3.平衡相关的近乎跌倒

是指患者存在比较强烈的不稳、方向性倾倒感,多数伴有其他前庭症状(如眩晕、头晕),而且这种将要跌倒(但未完全跌倒)的感觉常与其他前庭症状相关联(如前庭视觉症状)。平衡相关的近乎跌倒常常因为迅速倚靠(手扶)周围稳固物体而未完全跌倒。


4.平衡相关的跌倒

属于重度姿势症状范畴,明显的不稳、方向性倾倒并发生完全跌倒,亦属于一般性跌倒,无特异性。这种跌倒与其他前庭症状(如眩晕、头晕、前庭视觉症状)密切相关。一些非前庭因素(如滑倒、乏力晕厥、惊厥发作或昏迷等)所导致的跌倒不归为平衡相关的跌倒。平衡相关的跌倒需要与晕厥相鉴别,晕厥往往来源于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存在短暂的意识丧失,而平衡相关的跌倒不伴有意识丧失。“耳石危象”亦不归为平衡相关的跌倒。


眩晕相关疾病的体征


眩晕相关疾病的体征主要包括眼球震颤(简称眼震)、眼偏斜( ocular tilt reactionOTR)


(一)眼震


眼震是指发生在双眼眼球的一种不随意的节律性运动,典型的眼震由快、慢相组成。眼震的产生是由于前庭损伤引发眼球缓慢地向一个方向移动,这种眼球缓慢地位移即为眼震的慢相;当眼球移动到眼眶极限时,启动了中枢纠正功能,使得眼球快速返回,这种眼球快速返回至起始点的移动被称为眼震的快相。尽管眼震慢相与前庭疾病损害有关,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眼震的快相便于观察,被描述为眼震方向前庭病变会引起自发性眼震,所谓自发性眼震即没有任何刺激条件下观察到的眼震,眼震慢相向前庭系统张力相对降低侧(并非病侧),眼震快相向前庭系统张力相对增高侧。


(二)眼偏斜


OTR体征由椭圆囊信息异常改变后引起,多源于耳石重力传导通路静态张力的失衡。OTR体征包括:①头侧倾,向椭圆囊功能低下侧倾斜;②反向旋转,指与正常偏头时眼睛旋转方向相反,即患侧眼向外向下旋、健侧眼向内向上旋;③垂直反向偏斜,双眼在垂直方向呈相反方向运动,双侧眼球不在正中垂直线上④主观垂直视觉偏移,双眼垂直线向患侧偏(SVV异常)。OTR四个体征中眼球垂直反向偏斜和头侧倾比较容易被观察到。


前庭综合征


ICD将前庭疾病分为三大类 ,即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发作性前庭综合征( episodic vestibular syndrome,EVS)和慢性前庭综合征(chronic vestibular syndrome,CVS)


(一)急性前庭综合征 


急性前庭综合征是指一组多为单次、突然发生的前庭症状和体征的前庭疾病,持续数天至数周,可伴有新发的、持续的前庭功能障碍,也可伴有耳蜗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症状与体征,也可以指间断、复发性前庭疾病的首次发作。常见疾病包括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伴眩晕、脑卒中、头部外伤急性迷路炎等。


(二)发作性前庭综合征


发作性前庭综合征是指表现为一过性、反复发生的前庭症状和体征的一组前庭疾病。发作可有或无任何诱因,多持续数秒/数分/小时,少有持续数天。每次发作可伴有新发的、持续的前庭功能障碍,也可伴有耳蜗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症状与体征。常见疾病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 vestibular migraine,VM)、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等


(三)慢性前庭综合征


慢性前庭综合征是指一组在较长时间(数月至数年)内持续存在前庭症状和体征的前庭疾病,可存在持续的前庭功能障碍,常伴有姿势症状或振动幻视,可伴有耳蜗或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与体征。慢性前庭综合征可以是急性或者发作性前庭综合征部分症状的迁延状态,如不及时诊治可有逐渐恶化的趋势,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常见疾病包括双侧前庭病、小脑变性、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 PPPD)等。


来源:神经内科及重症医学文献学习(Jerry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