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第4期上线!Kidney Diseases期刊更新啦

2023-09-18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图片

Kidney Diseases /


Kidney Diseases是国内研究机构与Karger出版社合作的一本肾脏病领域英文期刊,由中国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志红院士担任主编,是泌尿和肾脏病领域的一本新兴期刊,也是中国肾脏病领域学术水平的重要代表。


2019年杂志被SCI正式收录,在最新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影响因子为3.7,位于JCR分区Q1区



本期导读


1

肾脏病的相分离: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及其他


相分离是指二元或多元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分离为不同的相。通过相分离形成生物分子缩合物是细胞中生物活性时空协调的疾病原理。相分离失调可直接调节参与疾病(包括肾脏病)发病机制的关键细胞过程,靶向异常相分离缩合物为肾脏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本期陈宇鹏教授等总结了相分离的生理作用和相关研究方法,并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为例,讨论了异常相分离引起肾脏病理改变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2

白介素6家族细胞因子在器官纤维化中的作用


纤维化是一种可发生在各种脏器的、以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为特征的病理改变,可导致组织器官结构损伤和功能异常,最终进展至器官衰竭。以白细胞介素6(IL-6)为代表的IL-6家族成员在炎症中的突出作用已被广泛研究,靶向IL-6的药物也已应用于临床。由于炎症和纤维化之间的密切关系,IL-6家族成员在器官纤维化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期聂静教授等系统阐述了IL-6家族成员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3

靶向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中的治疗潜能


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原因引起的足细胞损伤可导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和蛋白尿。在生理条件下,线粒体稳态对维持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化应激、感染、血流动力学异常、免疫因素等均可导致线粒体功能缺陷和足细胞损伤。此外,线粒体DNA和线粒体相关基因的突变也与FSGS密切相关。本期张爱华教授等综述了线粒体稳态失衡在FSGS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线粒体靶向治疗在延缓FSGS进展中的潜能。


4

改善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远期预后的策略探讨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患病率较高且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中国CKD患病率不断升高,给患者和医疗系统都带来了巨大负担。由于健康教育的缺乏、初级保健医生对CKD的了解有限、诊断的延迟以及治疗可及性等原因,目前CKD患者和高危人群尚有许多需求未得到满足。需要采用全国性的综合管理措施来改善中国CKD的管理现状。本期付平教授等探讨了目前中国CKD患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解决这些问题、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潜在策略。


5

心脏磁共振在评估非透析CKD患者双心室异常中的作用


CKD是心血管疾病(CVD)的高危因素,CKD患者在透析前心脏结构和功能就已发生了变化,此类变化与不良心血管结局和全因死亡率相关。心脏磁共振(CMR)是评估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最准确的非侵入性方法,但目前其在非透析CKD患者中的研究较为有限。本期张龙江教授等回顾分析51例非透析CKD患者的CMR检查结果,评估了CMR参数与临床测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右心室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是CKD发展过程中首先出现的CMR指标,并随着CKD的进展有增加的趋势。


6

FSGS患者预测肾衰竭风险评分系统的开发和验证


FSGS是常见的导致终末期肾病的肾小球疾病之一,通常可分为原发性、遗传性、继发性和不明原因的FSGS。不同病因导致的FSGS在临床特征和预后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本期谢静远教授等通过359例肾活检诊断的FSGS患者,开发并验证了第一个可以预测FSGS患者肾脏存活率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包括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平均动脉压、IgG水平和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等五个指标,为FSGS患者的风险分层管理提供了辅助决策工具。


7

中国慢性透析患者住院情况的横断面研究


接受慢性透析治疗的患者通常合并症较多,与普通人群相比,此类患者往往有更高的住院风险、更长的住院时间和更高的再入院率。有效的管理策略可减轻透析人群的高住院负担。本期张路霞教授等通过对来自中国国家住院数据库中提取的124721例慢性透析患者的266636次住院信息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慢性透析患者的住院特征。结果显示78.29%为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原因主要与透析通路有关。25%的患者每年住院一次以上。原发病因为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病、冠心病、癌症或腹膜透析方式是多次住院的危险因素。


8

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分析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还没有针对中国血液透析患者CHF相关风险的研究。本期左力教授等通过来自中国透析预后和实践模式研究(DOPPS)5的1411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数据分析,探讨了CHF对中国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显示24.1%血液透析患者合并CHF,CHF患者有更高的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因心力衰竭住院次数更多,但并没有显著增加全因住院风险。


来源:Karger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