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了二十一位老前辈在一片杂乱的废墟上建立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时刻,这张老照片将大家带回了20世纪80年代,历经四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逐渐发展壮大,这离不开老前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通过当时三位老前辈(刘自芳、陆立桂和赵关孝)的口述,本文还原了始建医院之初发生的故事,三位老前辈都是退伍军人,在最初筹建医院时被调配到当时的口腔医院工作,他们在医院最艰难的时刻始终扎根医院的建设,也见证了如今的蓬勃发展。
艰苦卓绝,筹建医院
在采访中,刘自芳老师回忆到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原先是甘泉口腔门诊部,最初只有十一亩空地,老前辈们都叫它“十一亩”。
在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前辈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周边居民反对,医院资金不足,人手短缺等。当时的院长以身作则,亲自与周边人民群众沟通,四处申请筹建医院的资金。老前辈们艰苦卓绝,一把汗、一把泪,搭建起了三层简易楼,包含口外、修复、口内、儿牙、正畸等科室的雏形。条件更是分外艰苦,夏天冰水降温、冬天烧锅炉取暖,但是最让前辈们困扰的是始建之初没有病人来医院就诊。
在医院附近还都是大小型工厂的八十年代,党员率领年轻医生们去医院附近的工厂给工人们进行口腔检查,诊断出工人的口腔问题并告诉他们解决方案,就这样工人的口腔健康得到了保障,医院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升,病人逐渐多了起来。然而,除了缺就诊病人,刘老师说,在医院成立之初,护士也极为短缺,她们一共只有八位护士,且都是大临床背景出身、缺少口腔科基础知识。作为党员的刘老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消毒、配台,她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学习口腔科基础知识,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克服艰苦条件,坚守岗位,帮助医院渡过难关。最终她们通过刻苦钻研和实践,成功转型成为优秀的口腔护士,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接班人。这些事迹展现了医务人员在党建引领下的进步和成长,也彰显了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优秀文化。
陆立桂老师是当年医院后勤总负责人,1986年退伍归来就一直扎根医院建设直到退休,她回忆起实验室始创的艰辛,说道:在实验室刚刚筹建时,实验室的仪器、桌椅都是他们一步一步扛上楼梯的。她更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带着大家一起干。陆老师强调,作为共产党员,一定要在前面带着干,这样别人才能跟着干,老前辈就是这样让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慢慢走上了正轨。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老前辈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态度,一直影响着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一代又一代医护工作者。
始建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前辈合影
担当使命,推动发展
赵关孝老师说医院的发展与党的领导、各任院领导的担当作为密不可分。在医院成立之初,校领导、院领导经常亲临医院指导工作,他们关心每一位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带领医生护士们努力奋斗。
赵老师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当时他从第四军医大学来到口腔医院,没有做实验的基础条件,口腔内科的吴少鹏教授便在上海四处探问,最后借助中山医院实验室为赵老师创造了做实验的机会。吴教授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颇有建树,引入中医治疗口腔黏膜病的观念,还大力引进人才,培养了一批临床、科研、教学兼备的接班人,拿下一个又一个重大科研项目,使得医院的实力逐渐增强,在国内外口腔医学领域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正是前辈们的带头作用,医院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医生纷纷参加教学、参加实验室的建设,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得到了全方位发展。
传承初心,展望未来
整个采访过程中,前辈们都流露出对医院发展的欣慰和美好的祝愿,他们用“ 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描述一代代同济人的奋斗精神,前辈们对新一代青年党员也有着美好的寄托与期望,他们用殷切的话语勉励青年人要努力学好本领,将自己的专业学透、学精,在党的领导下传承好红色基因。
现如今,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已然与建院初期相比发生质的改变。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一代代医院职工们始终秉承始创前辈们的作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学科创新和人才培养,在一代代党员干部先锋带头和职工们不懈奋斗下,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成功建立起了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口腔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多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专科项目,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等奖项。医院始终贯彻“公益服务”的办院理念,坚持用医疗服务回馈社会,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服务队自2009年起开展“关爱自闭症患儿”志愿活动,不断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医院也入选民政部“关爱孤独症儿童口腔健康”试点项目执行医院,并先后荣获上海市模范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人文爱心科室等荣誉称号。
结语
医院如今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前辈当年始创时的筚路蓝缕,是他们对医院的坚守使得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从一片废墟中成长为如今的模样。医院党委将继续重视人文精神建设,使行动落到实处,将前辈们团结奋斗的精神代代相传,让医院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宋宸宇 卢铭轩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在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在报纸及融媒体平台开设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专栏,专栏分为医院党建专家论坛、党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党建+医院文化/医院人文、党建+和谐医患四部分。
医院文化与人文专栏通过小切口反映医院文化共识及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宣传推广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和科室特色文化的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同时,塑造和培育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素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