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陈焰主任解密ECCO2025】 会前系列教育研讨会之临床试验人员研讨会

2025-02-2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2025年2月19—22日,第20届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年会(ECCO2025)在德国柏林举行。今年,《中国医学论坛报》将继续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焰主任团队,对大会的核心议题和前沿进展进行深入解读。本期由陈焰主任为大家带来第一期:ECCO2025之会前系列教育研讨会之临床试验人员研讨会,敬请关注!


陈焰主任1.png

陈焰主任

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ECCO)是专注于炎症性肠病(IBD)的非营利组织,旨在通过实践、教育、研究和合作,全方位改善IBD患者的护理。ECCO会议是IBD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每年吸引大量专业人士参加,最近几年一般都有7000甚至8000多参会者,绝对是IBD的精神大餐。我在2019年和2024年参加过两次,每次都收获很大,所以今年带着团队几位年轻人再次参会。同时,今年爱在延长基金会(CCCF)也第二次在ECCO办公益展台,这也是我们非常开心和骄傲的事情。


今年的第20届ECCO会议将聚焦于“IBD的可持续性及更广泛领域”,探讨IBD治疗和研究的创新策略。

ECCO会议每次在正式大会开始之前进行系列的会前教育研讨会,比如IBD强化课程(全面覆盖IBD管理的各个方面)、临床试验人员研讨会(专注于IBD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N-ECCO学校(为参与IBD护理的护士和相关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培训)、IBD研究生课程(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高级培训)、S-ECCO大师班(为外科医生提供IBD管理的专业课程)、影像和内窥镜研讨会(与ESGAR和IBUS合作,关注先进的影像和内窥镜技术)、超声研讨会(提供IBD超声成像的高级培训)、P-ECCO教育课程(专注于儿童IBD的管理)、SciCom研讨会(提升科学沟通技巧)和Y-ECCO科学研讨会(为年轻研究人员提供科学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强烈建议来参会的各位提前仔细看看自己的需求,如果早一两天来参加这些适合自己的教育研讨会,绝对性价比很高


这些教育研讨会一般都需要另外付费,但物有所值,我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些内容,所以两次都错过了,绝对特别遗憾。今年我是早就计划要参加的,所以早就好了时间安排,我参加的除了今天的临床试验人员研讨会,还有明天的S-ECCO大师班(虽然不是外科医师,但觉得学习外科知识对自己特别有帮助),而且让团队的年轻人都分别参加适合自己的研讨会,相信她们也会和我一样收获满满。我们也会陆续给大家报道各自参与的教育研讨会的内容和收获。


今天先讲讲当地时间2月19日早上我参加的临床试验人员研讨会,这研讨会持续一个上午,我觉得很有收获,在这里做一个部分内容的分享。


01

如何开始做IBD的临床研究者?


图片1.png


法国的Julien教授讲了第一堂课,内容是如何开始做IBD的临床研究者。


图片2.png


因为IBD是比较复杂的疾病,做IBD的临床研究对年轻人来讲经常会感觉起步较为困难,所以他觉得首先要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需要多学一些IBD的临床和基础科学知识、统计方法、临床设计等,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合作者。


图片3.png


有时候学习相关的过程会比较漫长,比如作者自己通过使用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数据库、结合高级统计方法和编程技能,开发了新的方法来控制观察数据中的混杂因素,从而提高对现实世界证据的信心。这个过程是在10多年的时间里逐步发展的。可见好的IBD科研是需要不断精进努力的,更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图片4.png


而在这漫长的过程中,需要想办法加入最好的团队,否则就算是最聪明的人恐怕也很难从零开始独自做好IBD的临床科研。


图片5.png


讲者说自己就是在不断地加入国际几个杰出的IBD团队后能力才得到最好的发挥。


图片6.png


然后,就需要在各个层面加强合作,建立自己相关的合作网络并加入合作小组,即使是几个月的短期流动性的合作也有意义。


图片7.png


同时,他提到欧洲ECCO的“ECCO导师论坛”,建议国内的年轻医师也关注甚至加入相关会议或组织,可以获得成长(目前ECCO是不局限于欧洲,其他各国都可以加入的)。


图片8.png


和医药公司的合作也有价值,可以先加入一些医药公司的RCT研究。


图片9.png


做科研的人需要Think big,在临床研究或工作中,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能够提供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这些方案应该是能够产生实际影响的。同时不要害怕竞争。也就是说,如果想做一个优秀的临床研究者,就需要要有远大的志向,勇于面对挑战,并积极寻求资源来实现目标。




02

如何从零开始组织一个IBD研究团队?


图片10.png


第二个讲者我特别喜欢,是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研究主任Severine Vermeire。她讲的内容是“如何从零开始组织一个炎症性肠病研究团队”。我觉得她的内容非常有价值,毕竟国内有那么多医院希望开始IBD研究。


图片11.png


鲁汶大学的IBD研究是赫赫有名的,因为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前面有多位IBD届的传奇人物(看看这几个名字就知道了!),比如Paul Rutgeerts 在 1981 年开始了他的 IBD 研究,其Rutgeerts 评分至今还在使用。


图片12.png


所以现在的鲁汶大学的IBD科研是一个大团队,其实验室就有4位PI,多位PHD,以及实验室技术员等。


图片13.png


临床科研团队更是人才济济,多学科团队各方面人员都非常齐全, 除了常规的内外科和病理医师、放射科医师,还有5位IBD护士(可见IBD护士多么重要!)2位儿科医师、2位营养师、7位临床科研人员,还有两位心理医师!阵容强大呀!(不由得想:这IBD研究是真的需要一个大团队才可以真正做得好呀!这些真的特别需要领导的顶层规划!)


图片14.png


她提到做临床研究需要考虑的三个基本要素。具体如下:


01

注册(Registry)


也就是需要有自己的数据库,可以查询自己的数据、参与临床试验(可行性),同时要记录特殊病例。


02

标准化程序


记录数据需要标准化程序,比如记录PRO、Mayo、SES-CD等,同时要对所有接受高级治疗的患者都进行相同的随访。


03

投资研究型护士(Invest in research nurse)


无论是临床还是转化研究,都需要投资研究型护士!!!


图片15.png


鲁汶大学的生物样本库已经很强大了,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来,更可贵的是样本都是按照下面的标准流程做保留的。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这些标准流样本的过程其实真的是非常费心费力的,需要大团队和患者密切配合才可以做到。对照一下自己团队保留样本的过程,真的差距很大,但也不用着急,毕竟我们浙二团队开始有人力物力做IBD临床科研也没几年呀!


图片18.png


这是鲁汶大学IBD团队一周的工作安排表,可以看到其中临床和科研的紧密结合,同时团队人员也是需要有很好的培训和科研经验进步才可以在其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图片19.png
图片20.png





而要有这样的团队就需要鼓励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发出自己的光芒;要有好的团队建设凝聚人心,向同一个目标努力。



图片21.png


在讲到“构建完美的比利时IBD临床研究单位”的时候,Severine Vermeire教授提到很多细致的内容,包括用专家小组问卷来评估IBD研究单位的结构、流程和需求;用IBD患者问卷探索参与临床研究的患者和不参与的患者的经验、感受和动机;用德尔菲法共识构建过程。通过这些方法,希望让鲁汶大学成为比利时最优秀的临床研究单位。


这些听完,真的很希望可以有机会去那里参观学习一阵子呀!




陈焰主任与Severine Vermeire教授


我觉得Severine Vermeire教授非常和蔼,而且也很佩服她可以带好这么一个大团队的领导能力,所以在会后特意和她聊了聊,还拍了一张合影,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进一步合作。


图片25.png


图片26.png

陈焰主任与Dr Nuru Noor


在会议咖啡时间的时候,非常开心地发现排在后面的就是去年ECCO会议的第一个讲者,就是伦敦的Dr Nuru Noor(点击查看ECCO2024相关报道),他发表了CD的降阶治疗明显优于升阶的著名临床科研文章。


和他聊了很多,相谈甚欢。他绝对是后起之秀,不但人很聪明,而且沟通能力也很强,希望下次请他来中国和年轻医师好好沟通沟通,在后面的讲课里面,他还专门给大家介绍了一些IBD的新研究方法。





下半场还有一些内容,但我有部分时间不在场,所以会议内容就转达到这里。其实会议中我还提了一次问题,是问如何让中国的研究者加入这样的国际临床合作中。因为我觉得我们中国医师虽然有很多患者,现在患者数据库也逐步建立中,但总体参与国际临床合作还很少。几位欧洲教授的意见是可以总结为“只要有强烈的意愿想加入,事情总是可以成功”,是呀!的确如此!


现场还有医师提问关于AI的事情(大会第二天会有两个AI的内容,密切关注中)。因为两位教授的态度不太统一,我就忍不住又站起来介绍了一下我们团队最近的一篇关于IBD 和AI的小论文,同时提到来自我们杭州的deepseek对IBD患者诊治的强大功能,也算是给大家做了一个的中国AI力量的小广告,哈哈!


其实讨论的时候有一点非常让我感慨,那就是大家讨论到做临床科研的时间如何保障的问题,很多欧洲教授说他/她们上班时间的50%用于临床工作,50% 用于临床科研。这点让我非常羡慕,我们在国内的医师绝大部分都扑在临床工作中,做科研精力非常有限,这也是导致我们临床科研成果的确很不够的重要原因呀!特别希望以后我们的科研时间也可以和欧洲的IBD专家一样得到一些保障。


明天(当地时间2月20日)中午ECCO大会就要正式开始啦!非常期待,我们大团队已经把大部分精彩内容做了分工,在接下来几天会努力给大家传递最新的IBD前沿知识,敬请期待!




图片25.png





BTW,我们CCCF基金会今年继续在ECCO有展台,各位在柏林的亲朋好友们有空来坐坐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