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TB Ender 终“结”者| 知·信·行——结核合并营养不良患者健康教育

2023-09-22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知信行健康教育通过为结核病患者提供正确的结核病及营养相关知识,协助其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从而指导患者科学行为,减轻心理压力,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类慢性感染性的全身性疾病,可累及肺、胸膜以及肺外器官,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约占80%~90%。结核病和营养之间存在双向的关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辅以良好的营养支持,可缩短痰菌转阴时间,提高治愈率。



结核病患者营养支持原则高热能、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



推荐摄入能量为35~50 kcal/kg·d,当伴有发热时,应在原基础量上增加10%以上能量。蛋白质建议摄入1.2~2 g/kg·d,充足的蛋白质可以为病灶修复和杀伤结核分枝杆菌奠定物质基础,同时增加药物载体,提高药物浓度。



//

营养支持第一步:营养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 2002)适用于住院患者,对于因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无法站立等无法采用NRS 2002评估时,建议根据白蛋白<30g/L评定为营养不良。

//

营养支持第二步:五阶梯疗法。

一般由下往上依次进行,但是阶梯与阶梯之间并非不可逾越,不同阶梯常常同时使用。

图片

   

“只要患者的肠道有功能,就应用它(if the gut works,use it)”。在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中,研究证明给予肠内营养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明显好于肠外营养患者。结核病患者由于体内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下降,食欲差进食量少,营养支持治疗时应缓慢增加热量、蛋白质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流食阶段

1. 食物应呈液体状态,或在口腔内融化为液体,易于吞咽和消化。

2. 少量多餐,6~7次/日,不含刺激性食物和调味品。

3. 可选择食物:稠米汤、蒸嫩蛋羹、牛奶、豆浆、鲜果汁、清鸡汤、鱼汤等。

半流食阶段

1. 食物应较细软,半液体状,易于咀嚼和消化,质地介于软饭和流食之间。

2. 食物需要稀软烂,膳食纤维较少,易于咀嚼消化吸收;少量多餐,5~6次/日。

3. 可选择食物:各种粥类、面条、馄饨、松软的蒸食、嫩蛋羹、酸奶、豆类及其制品、果蔬类、肉汤鱼汤类等。

软食阶段

1. 食物应质软、易咀嚼、易消化。

2. 食物应选择少含粗糙的膳食纤维及较硬的肌肉纤维,易咀嚼、易消化、比较清淡、少油腻。

3. 可选择食物:软米饭、各种发面蒸食等;瘦肉类和含肌纤维较短的鱼、禽类;一般菜类都要切碎制软;蛋类(禁止高温油炸)、豆类及其制品。



可通过建立微信群、电话随访等方式,加强与患者沟通,剖析患者当前信念及存在的问题,鼓励患者及家属共同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建立家庭支持系统,给予患者来自家庭的关爱与支持;加强结核病及营养相关知识讲解,制定个性化营养医嘱,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学习和执行;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分享治疗心得,正向对患者进行引导,鼓励其克服消极情绪,从而有信心建立加强自我管理、改进行为模式的信念。


患者形成正确的遵医嘱行为,调动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并定期复查营养指标,积极主动学习结核病及营养相关知识,不断强化正确的行为方式。



结核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遵守“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抗结核治疗原则,加上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缩短结核病的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WHO提出在2035年消除结核,希望能早日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



文|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吕正煊

编辑| 杨清銮

审核| 阮巧玲

本文转发自华山感染



往期推荐

1. 不同病原体,不同脑脊液检测方法

2.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哪种药?

3. CHINET2023上半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4. 新生儿败血症抗菌药物使用策略

5. 一表总结,五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差异|感染快知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