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胡必杰:我国医院感染防控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

2022-01-09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2021年12月23日,第17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第5届东方耐药与感染联合会议由于疫情关系几经波折终于以线上线下方式在上海召开。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在会上分享了我国医院感染防控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


一、预防传染病是医院感控的红线底线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包括

  1. 感控分级管理制度。

  2. 感控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

  3. 感控标准预防措施执行管理制度。

  4. 感控风险评估制度。

  5.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6. 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制度。

  7. 感控培训教育制度。

  8. 医疗机构内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

  9. 医务人员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及上报制度。

  10. 医疗机构内传染病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传染病的防控是所有院内感染防控之首。传统传染病仍未消除,新的传染病仍在不断出现,包括前几年的H7N9与这两年的新冠,还有其他一些不属于法定传染病范畴内的,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需要注意的是空气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与经飞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有所不同。空气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控制方法包括负压病房、通风、医用防护口罩;飞沫传播疾病的主要感染控制方法包括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外科口罩、社交距离、接触隔离(手卫生、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当中,发热门诊将成为中国抗疫特色,永久设置,因此如何加强发热门诊建设,如何让更多的医务人员认识到发热门诊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中的防控作用是未来的努力方向。相对于呼吸道传染病来说,血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更容易受到控制,医院内丙肝发病率明显减少。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性传染病的院内感染的防控要点是不同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感染防控都是口罩帽子隔离衣。对于丙肝的防控,口罩、帽子、隔离衣是没有效果的,更多的是其他的一些手段,一些防控措施。我国医院内血流感染的隐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消毒隔离等基础感控需要讲科学

医疗机构要有清洁的手、清洁的操作、清洁的物品、清洁的环境、清洁的设备。只有这些做到了感控才相对安全。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积极的方法是洗手。


洗手池的标准配备,使用头脑风暴法想方设法逐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医生或探视者如何选择个人防护用品,需要科学地认知、干预和选择。2020年2月24日,最初防护服是新冠防控的标配,现在随着对新冠认知的逐渐增加,要科学选择防护用品。


每天病区中如何选择和使用消毒剂也是一个问题。雾化消毒,风险很大的时候可以使用雾化消毒,风险不大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他的方法。    

 

三、落实行政管控,大幅降低感染发病率

相关研究表明全面实施循证感控,科学预防医院感染,至少半数的医院感染本可避免发生。



2.jpg


3.jpg


四、要重视感控大敌多重耐药菌的防控


4.jpg


多重耐药菌是感染病领域的“灰犀牛”(灰犀牛是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这个危机有发生变化或改变的可能,是可预测的事件)。WHO预测2050年预计因抗生素耐药死亡的人数有百万人。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CRKP)呈逐年上升趋势。超级细菌成为继HIV后的重大感染病原。


中国CRO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引(2019年)中明确提出了技术化的管理策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手卫生、CRE主动监测、接触预防,CRO患者隔离、环境清洁。


CRO的主动筛查,早期辨别定植病人,降低传播风险;选择细菌定植率较高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采集标本:鼻拭子、肛门拭子等。

我国开展MDRO主动筛查存在问题

  1. 培养基∶选择培养基∶费用,质量,供货…;

  2. 成本与收费∶能否运行收费;

  3. 结果报告∶报告形式与解读;

  4. 本地证据∶防控效果,方法调整…;

  5. 政策支持∶强制要求?

  6. 定植或感染CRO:单间或集中分类隔离,中国式隔离现状床旁隔离。

 

五、识隐患避风险,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

  1. 曾经我们是这样督查医院感染管理的

    各科室是否有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各种消毒灭菌记录本是否齐全 ?

    询问或现场查看内镜清洗消毒过程。

    各部门的空气细菌培养登记本。

    医务人员知识培训和考核记录。

    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漏报率。

    医务人员洗手后做手指采样细菌培养。

  2. 感控的"三驾马车"

    基础感控 :HH、清洁消毒、灭菌、隔离和PPE、医废、疫苗。

    循证感控:CLABSI、VAP、CAUTI、SSI 。

    精准感控:血源性、气源性、水源性、耐药菌…。

    不断学习,提高感控风险识别能力,感染防控必须深入临床。


  3. 十大亟待提高的感控团队能力建设

    (1)科学设计和实施循证感染预防(干预措施)的能力;

    (2) 感控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分析能力;

    (3)医院感染暴发的识别与处置能力;

    (4)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结果解读等)知识与运用能力;

    (5)基础感控(HH、清洁消毒、隔离和PPE)知识与运用能力;

    (6)领导力、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7)抗菌药物知识和合作参与抗菌药物管理能力;

    (8)管理工具(如PDCA,品管圈等)在感控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9)多重耐药菌防控能力;

    (10)感染风险的评估能力(源自SIFIC调查数据, 2013.11.22)。

 

小结

懂感染、保安全∶人人都是科学感控实践者

  1. 懂血源性感染

  2. 懂空气和飞沫传播感染

  3. 懂医院环境相关感染

  4. 懂耐药菌感染

  5. 懂手术部位感染

  6. 懂留置导管感染(VAP、CLABSI、CAUTI)

  7. 懂基础感控技术(HH、PPE、消毒、隔离、疫苗)

  8. 懂常见感染识别(微生物、菌库、发病率、检测)


掌握以上这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将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




讲者丨胡必杰

整理丨刘欢(襄阳市中心医院)

责编丨吴怀英(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本文转发自SIFIC感染科普笔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