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慢性肝病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TP)的患病率非常高,其中慢性肝炎患者TP患病率为6%~16%,肝硬化患者TP患病率高达78%[1]。最常见的肝炎病毒相关TP是由于肝脏病变、脾脏病变、免疫破坏和骨髓抑制等因素导致血小板(platelet,PLT)生成减少和破坏增加,最终导致TP[2]。而对于肝脏肿瘤患者,除肝病本身外,肿瘤治疗会进一步加剧血小板减少,如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患者TP发生率为21.3%,≥3级者为2%[3],接受索拉非尼或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灌注术(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治疗的患者≥3级TP发生率分别为12.0%和34.0%[4]。TP与肝病患者诸多不良结局密切相关,如肝切除术后肝衰竭、有创操作相关出血、肝纤维化进展等[5]。尽管现有多项指南/共识对TP管理提出推荐意见,但尚缺乏针对肝病相关TP的系统性诊疗推荐。本共识聚焦肝病相关TP,全面梳理相关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分型及治疗文献,结合专家经验,总结归纳出临床诊疗细则,旨在为肝病相关TP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