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慢性胃炎什么原因?怎么治疗好?读这一篇就够了

2021-01-0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微信图片_20210104104740.jpg


慢性胃炎常见病因:


微信图片_20210104104744.png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2.刺激性物质: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3.药物: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环境变化: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

5.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


慢性胃炎的药物治疗:


1、伴有Hp感染的慢性胃炎:证实Hp阳性的慢性胃炎,无论有无症状和并发症,均应Hp根除治疗,除非有抗衡因素存在。


治疗方案建议采用我国第五次Hp感染处理共识推荐的剂四联Hp根除方案,即:标准剂量PPI+标准剂量铋剂+2种抗菌药物,一般要求服药周期10天~14天,用药期间不宜随意停药。根除治疗结束后,停服药物后一个月以上进行复查,确认是否根除成功。


2、非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

(1)以反酸、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作用较强,抑酸作用持久,应饭前半小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替普瑞酮、瑞派特等)具有增加黏液分泌、调节黏膜下血流及促进黏膜上皮修复等多重作用;抗酸剂(如氢氧化铝、铝碳酸镁制剂等),起效迅速,餐后2小时及睡前给药最佳。


(2)以上腹饱胀、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促动力剂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


(3)以腹胀、纳差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助消化药如复方消化酶、阿米特等,最好进餐时服用。

微信图片_20210104104755.jpg


药师提醒:


考虑到药物的代谢途径和药物间相互作用,当患者同时服用氯吡格雷时,推荐选用泮托拉唑或雷贝拉唑,口服标准剂量即可。多潘立酮(吗丁啉)是居家常备药,


但近几年来陆续有该药引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报道,因此,老年患者应慎用,确需应用时,应控制剂量。


慢性胃炎患者易反复发作,故不宜随意停药,具体用药周期需根据病情咨询医师或药师。此外还需注意:


1.饮食控制:戒烟、戒酒、避免长期饮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进食过热、过冷或刺激性事物,经常使用腌制、熏烤、油炸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

2. 心理调适: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3. 生活调适:应当避免长期过度劳累;在冬春季节尤需注意保持生活作息规律,可适当运动。

4. 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需注意与家人分餐或使用公筷,防治交叉感染。


作者: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药学部 洪婷

来源:上海药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