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全国首个新生儿专科医联体成立

2018-03-30作者:壹生综合学院热点
儿科医联体医联体

随着我国出生人口增幅加快,高龄和危重新生儿增多,新生儿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解决新生儿科医疗资源不足问题,2018年3月29日,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在北京成立了全国首个新生儿专科医联体。该医联体8家核心医疗机构和104家带头医疗机构的领导和新生儿科学科带头人、二十余家媒体记者参加了启动仪式。

新生儿科是最需要实行分级诊疗的专科领域之一

新生儿是一类极其特殊的人群,处于离开母体独立生活的过渡时期,发病率和死亡率皆高。新生儿病患重症比例大、诊疗难度高,救治效果有赖于高科技含金量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是最需要实行分级诊疗的专科领域之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新生儿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新生儿病房建设和诊疗水平在不同地域和医疗机构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且普遍没有建立新生儿分级管理和转诊制度。

全国新生儿专科医联体牵头单位陆军总医院陈竹副院长说:“由于多方面因素,我国新生儿科医护力量非常紧缺,各级医院技术水平相差较大,地区发展也很不均衡。在这种形势下,新生儿专科医联体的建立,对充分利用新生儿优质资源,实现分级诊疗和技术规范化发展,加快基层人才培养速度,最终提高新生儿救治质量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医联体建设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举措

医联体建设是我国医疗改革、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项重要的具体措施。2017年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审议通过了《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

1.png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讲话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认为新生儿专科医联体的成立具有三个意义,一是新生儿学科专家队伍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建立的第一个新生儿学科领域的健康工程。二是应对当前儿科和新生儿学科领域巨大市场需求的实际举措。三是解决资源不均衡,特别是基层的新生儿医疗资源紧缺的办法。

王毅.jpg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王毅处长讲话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王毅处长谈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医联体应该说是分级诊疗的一个载体,通过医联体的牵头单位、龙头单位和参加单位的分工和协作,能够有利于医疗资源的盘活,同时也能够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效能。

汇聚行业专家力量,助推新生儿专科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成立八年来,分会和下属各专业委员会聚集了上千名全国各地的国家、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并由各地方分会组织了深入到县级医疗机构的骨干医师队伍,为推动全国新生儿科建设、发展奠定了组织和学术基础。 

2.png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会长、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院长封志纯教授介绍全国新生儿专科医联体章程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会长、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院长封志纯教授指出:“全国新生儿专科医联体以中国医师协会为依托,把专家的交流组织扩展为医疗机构的协作组织,不仅具有借助行业团体成熟的骨干基础和天然的凝聚力等组织机制优势;还具有从学术、业务上整体支撑全国危重新生儿救治体系等科技优势,一定能够成为全国新生儿专科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强力助推器。”

打破传统,全新的网络性医联体走上“舞台”

目前,各地已建立的医联体主要是医院组织的以医院集团形式的综合性或区域性医联体或专门解决专科疑难重病的专科医联体两种类型,在分级诊疗中分别起纵向联动作用与横向衔接作用。封志纯院长指出:“全国新生儿专科医联体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性医联体,分有四层,一是核心单位,为新生儿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所在医疗机构;二是带头单位,为各省、市、自治区级优势新生儿专科所在医疗机构;三是骨干单位,为地市级优势新生儿科所在医疗机构;四是协作单位,为县级建有新生儿科的医疗机构;以此形成广泛覆盖、流通顺畅的网络,能更有效地分层级统筹、引导,有效整合、优化专科医疗资源,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在医疗服务中的龙头作用,形成覆盖全国的新生儿专科疾病诊疗、人才培训、科技转化网络平台,深入整体承托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使每一个患病新生儿获得适宜的医疗照护;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对于全国新生儿科医联体设置缜密的诊疗网络、培训网络、转化网络,王毅处长评价道:按照核心、带头、骨干和协作这四个层次,更加细化了每个层次医院的分工,有利于加强协作,有利于按照我们医联体建设的目标,有利于形成四个共同体,有利于推进整个儿科新生儿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和下沉,提升各地新生儿医疗服务保障能力。

作为新生儿科医联体核心单位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负责人张马忠院长对加入医联体充满了信心,他谈到,这次新生儿科医联体成立理念就是发挥优势,放大效率,整体提升,使得核心单位协调带头单位,支持骨干单位,利用远程诊疗以及培训网络开展新生儿专科医疗疑难复杂疾病的专家会诊,远程会见、远程培训教学等,并且注重发挥核心单位的学科优势,统筹分层领导有效整合优化专科的医疗资源,将深入整体推进新生儿诊疗模式建设。

张雁灵会长对此给予了厚望,希望新生儿专科医联体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模式,体现让技术跑起来的原则,探索出医联体有效的运行方式和手段,为众多的专科医联体提供经验。

同时,张雁灵会长也指出了在医联体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医联体成员之间不是老子和儿子的关系。医联体是合作而不是合并,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兄弟关系。二是在运行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契约制度。处理好利益分配,这是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互动的直接动力。三是严抓质量和管理,不管是诊疗质量,还是培训质量,都是医联体能够长期发展的根本问题。把医联体的工作质量放在核心的位置,以此来加强对医联体的管理。

3.png

启动仪式

( 中国医师协会办公室、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会分供稿,《中国医学论坛报》综合报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