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手麻、手疼、手无力,警惕“鼠标手”!

2020-07-25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常与电脑为伍,哪个部位受苦?


微信图片_20200725091904.jpg



已经仿佛听到了回答的声音,脖子!腰!不过除此以外呢?低头看看自己的手腕,看看腕部掌侧的皮肤颜色有没有变深变硬变厚长茧了?如果有,“恭喜”,可能中奖了。接着自查一下,按着还疼不疼?平时有没有觉得手指、手掌有点麻木酸胀?


如果上述全中的话,那您一定要重视了,要不然慢慢可能会发展到手部活动僵硬,协调度下降。结果就是开车握方向盘不舒服,买菜拎东西也难受,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手也觉得好像有电流通过,酥酥麻麻的。


如果真的到了这个时候,可能不得不遗憾的通知您,您可能得了一种听说过没见过的病——“鼠标手”。


微信图片_20200725091908.jpg



所谓“鼠标手”,在医学上的术语叫做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卡压而引起的手指感觉及功能障碍的疾病,是极为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



微信图片_20200725091913.jpg



是不是有一种都是汉字,放到一起都不认识的感觉?


微信图片_20200725091916.jpg


其实很好理解,腕管就是一个隧道,中间走着正中神经,如果隧道变窄了,正中神经势必就要受到挤压了,那神经受到挤压了,肯定要出现相应的症状。可是好好的隧道,为什么会变窄呢?


这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腕管内的滑膜增生、纤维化,创伤或者退行性改变导致的骨质增生、异常。


但目前,还有一种可能的原因就是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指、手腕,比如码农们在电脑前打字或用鼠标,造成腕管内压力增高,这也可能是近些年腕管综合征发病率直线上升的主要原因。



“大夫啊,那我以后不用鼠标是不是就不会得鼠标手了?”


NoNoNo! 还真不是这样的。


腕管综合征并不是只有使用鼠标的人才会被盯上,用腕过度的工作群体都可能得到它的青睐。比如教师、司机、厨师、裁缝……这些长期进行手指手腕屈伸运动的人员都可能引发腕关节软组织劳损,局部组织增生、水肿,进而压迫正中神经。


除了以上这些“职业病”,任何能引起腕管变狭小或腕管内容积变大的因素(腕管内肿物、腕横韧带肥厚、桡骨下端骨折对位不良,以及伴有类风湿病、糖尿病等或孕期哺乳期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引起的组织水肿),都可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而正中神经受压,即出现腕管综合征。



听说颈椎病也会手麻,那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错,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腕管综合征都会引起手麻,因为作为周围神经的正中神经的上游也是从颈椎的神经根发出的,所以临床上确实也容易混淆。不过,并不是无从鉴别的,只不过需要专业的医生而已。现在把秘诀告诉大家!


要鉴别这两种疾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首先用另一个手轻轻敲击患手的掌侧腕横纹处,如果手指有放电样感觉,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Tinel氏征阳性,则腕管综合征可能较大。


2.极度屈曲腕关节60s,如下图所示的区域麻木感加重(腕管极度屈曲试验阳性),考虑为腕管综合征。



微信图片_20200725091930.jpg




3.腕管综合征压迫的是腕管内的正中神经,该神经支配的感觉区域有拇、食、中指以及无名指靠近中指的一侧,换句话说,出现了其他区域的麻木,比如小指、胳膊麻木,基本可以排除腕管综合征。


当然,这些都是查体的检测方法,腕管综合征的确诊最重要的还是临床检测。神经肌电图就是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测出神经在哪一段出问题了。而且在神经肌电图检查中,腕管综合征的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提示可能为正中神经卡压。除此以外,颈椎的核磁共振也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是否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加以鉴别。


明确诊断后不幸加入到腕管综合征阵营,该咋办?


对于尚未出现肌无力、肌萎缩等症状的早期腕管综合征患者来说,腕部夹板或支具固定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也是最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法。将腕关节固定,保持制动后,通过减少其活动以期降低腕管内压力,缓解症状。


微信图片_20200725091934.jpg



但也不是随便怎么固定都可以的,需要将腕部固定于中立位,因为此时的正中神经受压最轻,效果最佳。固定疗法可全天进行,也可夜间进行,两者对缓解症状及改善手部功能均有良好的近期效果,远高于自行缓解率。


如果夹板固定后仍不能缓解疼痛,可以考虑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封闭”。


不过这个操作有一定争议,因为它虽能够显著缓解症状,但中远期效果一直不算很理想。而且腕管内注射可能损伤正中神经,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处置。


如保守治疗2 ~7周症状仍不能缓解或已经出现肌肉萎缩,麻木感难以忍受的腕管综合征患者,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无论何种手术方式,其目的都是解除正中神经压迫。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总体上显著高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即腕管松解术,主要包括腕管切开松解减压术和内镜下腕管松解减压术。



腕管切开松解减压术因操作简便、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腕管综合征。该方法减压彻底,不仅切断腕管内腕横韧带,还将皮肤至正中神经之间的覆盖组织也一并切开,并常规进行神经外膜松解。但切口较大,手部功能恢复时间较长。


内镜下腕管松解减压术是相对较新的手术方法,其优势在于创伤小,更美观。也是切断腕管内腕横韧带,但保留了浅筋膜和脂肪组织,可加快术后握力恢复,更早恢复工作。不过可能存在韧带松解不完全、血管损伤、术后症状改善不佳或复发等并发症。


无论哪种术式,说起来都有些并发症,但是实际上,术式都相对很成熟,不必要太过担心。


上医治未病,我们还是来看看如何预防腕管综合征吧!


1.首先,要纠正平时不良工作习惯,电脑侠们要注意敲击键盘的姿势,正确摆放鼠标和电脑键盘的位置,选择更符合自己手部形态的鼠标。

微信图片_20200725091938.jpg


2.用电脑时,小臂搭在桌子上,手腕悬空或者垫软物可较好维持手腕中立状态,减少手腕压力。


3.选用适宜的鼠标键盘护垫,可减少手部的疲惫感。高危职业病人群避免长时间工作,工作1~2小时后应该停下来活动手腕10分钟。


4.做一些放松手部的小动作,做做手指操,适度甩甩手都可以增加手部的血液流动。


5.每天晚上也可以用热水泡泡手或用毛巾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6.骑行爱好者骑乘前完成手部与腕部的伸展运动,骑乘时多调整手部姿势,减少长时间集中在双手和手腕上的压力。


微信图片_20200725091949.jpg


预防“鼠标手”需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希望大家都有一双健康又美丽的双手。


如果有帮到你,记得分享哦~~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