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综合医院口腔科诊疗新模式的探索

2023-09-13作者:liuy资讯
原创

多学科-陶然-81.jpg

医联体建设案例征集-浅谈医联体建设暨“三位一体”义诊模式(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医联中心)2023.5_01.png

“口腔多学科医师组”诊疗模式是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党支部的领导下,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王霄主任提出并不断推进的一种适合综合医院口腔科运行的医疗模式。该模式通过将口腔科医生分成包含各口腔亚专业医生和口腔全科医生的多个医师组,实现全面诊疗和协同工作。这种模式能够提高诊疗效率和效果,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并促进医生的专业成长和教育培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在组织建设方面,始终秉持“党建引领,团队协作”的理念,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和团队建设。

战略牵引定方向 营造就诊新体验

该模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就诊体验,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患者前来就诊,最先由口腔全科医生接诊,进行全面口腔检查并制定治疗方案,并且对患者所患疾病的易感因素进行有效地干预,当遇到复杂的病例或特定亚专科的问题时,可根据病情需要在组内会诊、预约转诊治疗,必要时开展口腔多学科诊疗病例讨论会。这不仅有助于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并合理安排治疗进程,也大大提升了诊疗效率及效果。在实施这种诊疗模式前,患者出现口腔问题时常常不知道该挂什么号,经常挂错号,浪费时间和医疗资源。同时存在患者挂了某个口腔专科号时,只能解决相关专业的口腔问题的情况,医生对患者的口腔问题缺少全面的统筹规划,难以满足患者口腔全科诊疗的愿望和要求。另外,在口腔的不同专业之间的转诊比较困难,需要患者花费精力再重新挂号,延长了患者的整体的诊疗过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不止是牙疼了才前来就诊,而是希望医生给出口腔健康指导和口腔疾病预防的建议。“口腔多学科医师组”诊疗模式极大的提升了患者的就诊体验,见图1。

5-1.jpg

图1 口腔科“口腔多学科医师组”诊疗模式

在党支部带领下,科室核心组及专业组组长多次召开诊疗模式探索及医师分组的工作会议,并且对每个医师组单独进行座谈和诊疗模式的讨论,从接诊方式、转诊流程、患者引导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梳理,并且利用科内先进的数字化管理软件进行有效快捷的转诊和预约,党员同志带头进行该模式的实践。自从实施医师组诊疗模式以来,口腔科收到锦旗和表扬信成倍增加,锦旗和表扬信常常是表扬某个医师组的几位医生护士,进一步证明了“口腔多学科医师组”诊疗模式对提升患者就诊体验十分有效,见图2

5-2.jpg

图2 口腔科“口腔多学科医师组”诊疗流程

开拓创新再深化 医疗质量在提升

医疗水平是医疗活动的核心和根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不断开拓业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在“口腔多学科医师组”诊疗模式下,科室将医生分为6个医师组,每个医师组都包含口腔修复专业医生,牙体牙髓专业医生,牙周专业医生,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医生,正畸专业医生和全科医生。医师组内定期开展病例讨论会,多学科合作诊疗的模式使得患者的口腔问题得到最全面的分析,治疗计划更加科学有效,临床医生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锻炼全科口腔诊疗的意识和拓宽诊疗思路。我科定期开展教育培训,鞭策临床医生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意识。

以“口腔多学科医师组”诊疗模式的实践为基础,我们非常自豪我们在全国推广口腔全科诊疗理念所作出的成就和贡献。2019年到2022年,我科作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主办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委会数次全国学术年会,交流口腔全科诊疗的前沿技术和研究,获圆满成功,见图3;举办数次全国口腔全科优秀病例交流活动,每年都有我科医生获得各类奖项:刘绍清医师曾荣获最佳病例奖;高展翼、章锦花、吕品、谢克贤等医生曾荣获全国十强病例,证实了我科在口腔全科诊疗方面的临床实力及学术影响力,这也得益于“口腔多学科医师组”诊疗模式的推广实施,见图4。

5-3.jpg

图3 口腔科王霄主任在学术交流活动中发言

5-4.jpg

图4 口腔科多位医生在“口腔全科优秀病例交流”活动中获奖

治学探索新征程 教学质量稳提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师组还具备教学功能。在实施医师组模式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由单一专业老师带教,全科诊疗理念培养不够。而在“口腔多学科医师组”诊疗模式实施后,我科将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也分配到各医师组内,每个医师组里有1-2名住培医生。在医师组内进行规范化培训使得规培医生真正获得口腔全科的规范化培训,通过作为全科医生接诊患者进行全面口腔检查和治疗计划制定的临床培训的实践,到在医师组内轮转提升临床操作技术,再到经常参加全科诊疗病例讨论会进行反思总结,逐渐培养起全科诊疗的理念,切实提升了口腔全科诊疗的能力,结束规范化培训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腔全科医生。

总之,“口腔科多学科医师组”诊疗模式是切实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的创新的医疗模式,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就诊体验,提升了医疗质量解决了口腔疑难问题,也促进了医生的专业成长和教育培训。这种模式的成功应用,可以为其他综合医院口腔科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口腔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医院介绍

5-5.jpg

图5 医院外景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1年入选全国首批14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四年获得A++,排名第六。生殖医学中心的治疗方法最全面,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此诞生。

团队风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为口腔内科(牙体牙髓、牙周、口腔黏膜、儿童口腔)、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各专科齐备,医、教、研并重,人才梯队完整的现代化科室。我科近二十年来业务量长期位居北京市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前列,并得到同行的认可和患者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在全国口腔全科诊疗理念的推广和多学科诊疗医师组模式的探索,使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发展成为全国综合医院口腔科的领头羊和口腔全科医疗的模板科室之一。

5-6.jpg

图6 口腔科人员合影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