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临床上常见的心肌梗死包括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
另外一些特殊心肌梗死如单纯正后壁梗死、非Q波型心肌梗死、右室梗死、心房梗死、心肌梗死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等特殊类型的心肌梗死,常常不如广泛前壁心梗特征性的“红旗飘飘”心电图容易识别,容易漏诊或误诊!
!文末可阅读系列文章
心房梗死
约占全部心肌梗死病例的7%~17%,一般右房梗死比左房梗死多见。当心电图出现下列改变时,应考虑心房梗死的可能。
P波:宽大,形态畸形。
PR段:PR段抬高>0.05mV或下移>0.1mV,尤其是Ⅰ导联 的PR段抬高对心房梗死具有诊断价值。
明显而持久的房性异位心律,如房性早搏、房速或房颤。
存在对应的心室梗死。
心肌梗死合并束支传导阻滞
1. 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心室除极初始向量表现出心肌梗死特征,终末向量表现出右束支阻滞特点,一般不影响二者的诊断。只有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时因V1、V2导联相对高起的R波,使诊断发生困难。
2. 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阻滞:掩盖了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 只有50%~63%心电图有梗死表现,使诊断发生困难。但在AMI早期,通过观察ST段的异常偏移及动态演变,仍可判断是否合并急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梗死延展
梗死延展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后24h至4周内,同一支血管供血区域再次发生坏死,是原梗死范围扩大,坏死组织增加。原为非透壁性发展成为透壁性心肌梗死或原为非Q波型,延展后转为Q波型心肌梗死。梗死延展实际上是早期再梗死,其发生率均为10%左右。
心电图表现为:
①梗死性Q波振幅增大变宽,或由q波转为Qr或QS波,或QRS波振幅降低;
②ST段再次抬高;
③再次发生急性心梗的ST-T演变规律。
再梗死
再梗死是指急性心肌梗死4周后再次发生新的心肌梗死。其可以发生于原梗死区,也可远离梗死区由另一支冠脉病变所致。再梗死的发生率均为10%~20%。
心电图变化:常不如初次心肌梗死明显。可出现新部位的Q波,原有部位的Q波加深或R波幅度减小。也可因为向量相互抵消,原有Q波消失。部分患者仅有ST段和T波异常,甚至完全正常,故再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价值小于初次心肌梗死。怀疑再梗死者需动态观察心肌酶变化,其中以K-MB敏感性、特异性最高。
来源:好医术心学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