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消化系统肿瘤新分类引入了上皮内瘤变的概念。这一分类明确将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根据细胞和结构的异型程度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其中,LGIN 相当于胃黏膜轻、中度异型增生。LGIN属于癌前病变,具有癌变的潜能,在临床工作中,是密切随访还是进行一定的干预措施,目前国内外均无相关共识意见。为此,解放军总医院令狐恩强教授组织国内30余位消化、内镜、病理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最新进展及前期临床研究结果,通过集体讨论与投票等方式,共同制定本共识意见。本文整理共识推荐意见,以飨读者。
LGIN具有一定的癌变潜力,应进行规范化的内镜下精细评估。(推荐级别:A+:83.3%,A:10%,A-:6.7%;证据等级:中等质量)。若LGIN病变>2 cm和(或)存在明确边界且表面微结构存在异常,提示最终有病理升级可能,应视为LGIN中的高危因素(推荐级别:A+:60%,A:26.7%,A-:13.3%;证据等级:低质量)。
若再次活检病理诊断为HGIN或早期胃癌,建议参考《早期胃癌内镜下规范化切除的专家共识意见(2018,北京)》相关内容(推荐级别:A+:96.7%,A:3.3%;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若再次活检病理仍诊断为LGIN,建议行内镜下诊断性完整切除(推荐级别:A+:30%,A:43.3%,A-:16.7%;证据等级:低质量)。
对于内镜下存在病理升级高危因素的LGIN,若合并Hp感染,建议于内镜下完整切除后根除Hp(推荐级别:A+:50%,A:33.3%,A-:13.3%;证据等级:低质量)。
对于无高危因素的胃LGIN,若再次活检病理诊断无LGIN存在,建议1年后胃镜复查(推荐级别:A+:36.7%,A:43.3%,A-:13.3%;证据等级:低质量)。
对于无高危因素的胃LGIN,若再次活检病理仍诊断为LGIN,推荐行内镜下毁损治疗或胃镜密切随访;其中内镜下黏膜毁损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消融治疗(RFA)和氩离子凝固术(APC),胃镜密切随访间期为3个月(推荐级别:A+:26.7%,A:26.7%,A-:30%;证据等级:低质量)。
对无高危因素的胃LGIN,若3个月后再次活检病理诊断为HGIN或早期胃癌,建议参考《早期胃癌内镜下规范化切除的专家共识意见(2018,北京)》相关内容(推荐级别:A+:83.3%,A:16.7%;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若完整切除的标本术后病理证实为HGIN或早期胃癌的患者,随访意见建议参考《早期胃癌内镜下规范化切除的专家共识意见( 2018,北京)》相关内容(推荐级别:A+:76.7%,A:23.3%;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若术后病理证实仍为LGIN的患者,建议在术后1年再次复查胃镜(推荐级别:A+:50%,A:46.7%,A-:3.3%;证据等级:低质量)。
(1)若1年后随访的活检病理诊断无LGIN,可认为完全治愈(推荐级别:A+:50%,A:46.7%,A-:3.3%;证据等级:低质量)。
(2)若1年后治疗部位的随访活检病理诊断为LGIN,建议再次参考前述管控流程(推荐级别:A+:50%,A:46.7%,A-:3.3%;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若活检病理诊断无LGIN,建议1年后胃镜复查(推荐级别:A+:50%,A:16.7%,A-:26.7%;证据等级:低质量)。
若活检病理诊断为LGIN,建议患者可接受再次黏膜消融治疗,或参见前述LGIN处理流程密切监控(推荐级别:A+:40%,A:50%,A-:10%;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若活检病理诊断为HGIN,随访意见建议参考《早期胃癌内镜下规范化切除的专家共识意见(2018,北京)》相关内容(推荐级别:A+:86.7%,A:13.3%;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若活检病理诊断无LGIN,建议1年后胃镜复查(推荐级别:A+:33.3%,A:40%,A-:26.7%;证据等级:低质量)。
若活检病理诊断仍为LGIN,建议参见前述胃LGIN管控流程3个月后再次密切随访,或建议患者接受内镜下毁损治疗(推荐级别:A+:23.3%,A:33.3%,A-:26.7%;证据等级:低质量)。
内容节选自《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2019,北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