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妊娠早期约50%的准妈妈会出现恶心呕吐,25%仅有恶心而无呕吐,25%无症状(恭喜这些幸运的姑娘)。这些症状多始于孕4周,在孕9周时最为严重。60%在孕12周后症状自行缓解,91%在孕20周后缓解,约10%在整个妊娠期持续恶心呕吐。再次妊娠恶心呕吐复发率为15.2%~81.0%。
妊娠呕吐发生于妊娠早期,正值胎儿最易致畸的敏感时期,止吐药物的安全性是最受关注的。1960年前后发生的历史上范围内最广、震动最大、后果最严重的药害事件,就来自当时应用的止吐药沙利度胺(又名反应停),在上市后短短几年时间里,发生了1万多例海豹肢畸儿。迄今提及此药,仍令人心有余悸,可谓谈"药"色变。
但孕吐对妊娠期妇女造成很大的困扰,如何才能安全止吐?药师整理常见止吐药物如下:
01
维生素B6或维生素B6-多西拉敏复合制剂
研究证实,早孕期妊娠剧吐应用安全、有效,于2013年通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证,推荐作为一线用药。一项RCT研究发现,妊娠期恶心呕吐的女性对维生素B6+多西拉敏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严重母体反应,维生素B6+多西拉敏的安全性已在多个流行病学研究中被证实。但多西拉敏在我国尚未上市。
02
甲氧氯普胺(其他名称:胃复安)
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显示,早孕期应用甲氧氯普胺并未增加胎儿畸形、自然流产的发生风险,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另1项大样本量研究显示,早孕期应用甲氧氯普胺并未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围产儿死亡的发生风险。
但也要注意甲氧氯普胺的锥体外系反应。
03
昂丹司琼
昂丹司琼为5-羟色胺3型受体拮抗剂,迄今最大样本量(60余万例)的单胎妊娠、早孕期孕妇应用昂丹司琼的安全性研究显示,该药未增加自然流产、胎死宫内、新生儿出生缺陷、早产、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及小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但也有报道可能与胎儿唇裂有关。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认为缺乏足够证据证实昂丹司琼对胎儿的安全性,但其绝对风险是很低的,应权衡利弊使用。
04
异丙嗪
1项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结果显示,异丙嗪的止吐疗效与甲氧氯普胺基本相似,但甲氧氯普胺的副反应发生率却低于异丙嗪,且有文献报道,孕早期应用异丙嗪止吐虽然未增加出生缺陷率发生率,但在妊娠晚期持续使用可致新生儿发生戒断效应和锥体外系反应。
05
糖皮质激素
研究报道甲泼尼龙可缓解妊娠剧吐的症状,但鉴于早孕期应用与胎儿唇裂相关,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建议应避免在孕10周前作为一线用药,且仅作为顽固性妊娠剧吐患者的最后止吐方案。
药师小TIPS:
孕期恶心和呕吐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策略。
研究证明,孕前服用复合维生素的女性,妊娠期恶心呕吐就医率明显降低,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孕妇营养状态优化有关。
准妈妈们应尽量避免接触容易诱发呕吐的气味、食品或添加剂。避免早晨空腹,鼓励少量多餐,两餐之间饮水、进食清淡干燥及高蛋白的食物。
作者:陈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文章首发自上海药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