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年纪轻轻为何会萎缩肠化?结合病例分析萎缩性胃炎的原因 |病例咨询精选

2021-06-22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病 史

患者女性,25岁,偶有左上腹隐痛,次数很少,健康体检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C1型),病理示肠化生(再次询问病理科是轻~中度肠化生)。


18、19、20年连续三年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检查均为阴性。


患者一人在外地工作,自觉饮食(外卖次数、辛辣刺激的饮食等)状况在大众正常水平。


该患者萎缩性胃炎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

根据胃镜及病理检查,该患者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肯定。


胃部症状不明显,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C1型。C1型示萎缩局限于胃窦部没有超过胃角,显示萎缩范围比较小,属局灶型。


病理检查幽门前区肠化生,但可惜没有明确肠化生的程度,从胃镜检查图片看,幽门前区局部发红,NBI下褐色改变,局部病变比较明显的。病理科反馈为轻中度肠化生。


萎缩性胃炎可分为A型、B型,该患者为B型。


1、B型萎缩性胃炎是最常见的类型,多灶萎缩,以胃窦为主。


患者萎缩肠化是局灶性的,以幽门前区最明显,符合B型萎缩性胃炎,是由于长期慢性胃炎所引起的。


其原因比较复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萎缩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 。


但患者近几年多次检查幽门螺杆菌阴性,过去未进行过除菌治疗,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性不大。


2)环境因素


包括: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长期食用粗糙或刺激性食物、高盐饮食、酗酒,长期服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等,这些都是胃黏膜损害因素。


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反流物是胆汁、胰液和肠液,反入胃内会损害胃黏膜,这是胃黏膜损害的重要因素。胃镜下表现为胃底、胃体黏液糊有胆汁,严重者胃窦各壁也有胆汁附着,但该患者的胃镜检查是不支持,但难以完全排除。由于慢性胃炎导致幽门功能失调,当饮食不当时容易导致胆汁反流,若只反流到幽门附近,容易导致幽门局部区域发生萎缩。


高盐饮食可直接损伤胃黏膜。


a. 食盐渗透压高,高盐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害,使胃黏膜广泛弥漫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坏死和出血等一系列改变。


b. 高盐食物会使胃酸分泌减少并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而前列腺素E2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这样就使胃黏膜保护屏障受损易发生胃炎或胃溃疡。


c. 高盐饮食会刺激胃黏膜,使胃黏膜细胞经常分裂,增加形成胃癌的概率。



3)遗传因素


主要是一些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如白介素-1、白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


换言之,遗传因素决定了该患者的胃黏膜质量,胃黏膜质量不好,在外界刺激下容易发生萎缩肠化,甚至癌变。


2、A型萎缩性胃炎


A型萎缩性胃炎是自身免疫引起的萎缩性胃炎,萎缩以胃底胃体为主,呈弥漫性,主要与遗传有关,在我国少见。


患者血液中存在壁细胞抗体和(或)内因子抗体,严重者因维生素B12 缺乏而有恶性贫血表现。


从胃镜表现来看,该患者胃窦局灶萎缩,可以排除A型萎缩性胃炎。


综上,该患者的萎缩性胃炎是局灶性萎缩,幽门螺杆菌阴性,可能与遗传因素、饮食不当有关。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主要是胃黏膜保护剂、抗氧化剂。该患者目前症状不明显,但鉴于肠化生轻中度,建议改变饮食生活习惯,适当进行护胃治疗,可明年再复查胃镜。



作者: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王伯军   

文章首发自王伯军大夫谈消化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