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加拿大一项百万人的队列研究表明:子女患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母亲日后因心血管疾病入院的发生风险增加,这或许成为母亲易患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指标。该研究4月2日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女性首位死亡原因,但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危险因素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早期生育障碍与女性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2016年JAMA发文指出,生下先天性缺陷的宝宝,母亲后期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26%。
心脏畸形是最常见的一种出生缺陷,全球发病率为7.7‰。此外,成人心血管疾病和先心病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比如糖尿病、肥胖和子痫前期。
那么,生下先心病宝宝后,母亲长期心血管疾病状况如何?宝宝患先心病,能否预测母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带着这样的疑问,加拿大流行病学专家Nathalie Auger博士及其团队开展了一项长达25年的调查。
研究简介
该队列研究纳入1989年至2013年加拿大第一大省——魁北克1084251例成功分娩女性,根据新生儿心脏缺陷严重程度分三组,其中危重组1516例,非危重组14884例,第三组是无心脏缺陷组。危重的定义是新生儿出生后不久,需密切观察,防止出现后遗症;非危重即指可延迟治疗或无需治疗。
结果表明:
心脏缺陷患儿的母亲心血管疾病住院率总体较高。危重组每年每1000人中有3.38例因心血管疾病住院[95%可信区间(CI),2.67-4.27],非危重组为3.19(95% CI,2.96-3.45),无心脏缺陷组为2.42(95% CI,2.39-2.44)。
校正后,与无心脏缺陷组相比,危重组和非危重组母亲因任何心血管疾病入院的发生风险分别增高43%和24%,危险比分别为1.43、1.24(P=0.003,P<0.0001)。
与无心脏缺陷组的母亲相比,先心病患儿的母亲因具体心血管事件入院的发生风险更高,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重组心肌梗死、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心脏移植的发生风险分别为2.6倍、3倍和43倍。而非危重组心力衰竭、肺血管疾病、需要植入起搏器的发生风险分别为2倍、2.5倍和2.1倍。
母亲心血管疾病入院的风险因患儿先心病类型不同而有差异。与无心脏缺陷组比,危重组和非危重组母亲因任何心血管疾病入院的风险均增加。法洛四联症、左心发育不良属于危重型心脏缺陷,母亲入院风险分别为1.5倍和2.2倍;肺动脉异常、内脏异位缺陷、室间隔或房间隔缺损属于非危重型心脏缺陷,则分别为1.7倍、2.4倍和1.2倍。
创新点:
该研究首次发现先心病子女与母亲后续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因心脏病入院和心脏移植。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先心病患儿的母亲可能从早期干预中获益。
不足之处:
①只考虑出生的先心病新生儿,选择性终止妊娠、流产或死产的妊娠例数没有被纳入研究。
②只囊括妊娠期间所识别的先心病,却忽略儿童成长期新发的先心病。
高危妈妈该如何做?
研究主要作者Auger博士指出,新生儿先心病究竟如何增加母亲日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机制尚不清楚,压力相关机制是一种可能的原因。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探明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是否有效。
Auger博士强调,当有位母亲产下了先心病宝宝,医生应该多加注意,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意识教育,帮助她通过改变某些行为习惯尽可能降低心脏病发生风险,比如保持健康体重、锻炼、改变饮食、戒烟等。
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言人Mary Ann Bauman博士也认为,医生对这些女性进行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重视自身健康,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这给女性一个好理由去照顾自己。当拥有一个先心病宝宝,很显然这些女性压力倍增、更容易抑郁。
参考资料
[1] Infant Heart Defect Linked to Higher Future CVD Risk in Mom - Medscape - Apr 12, 2018.
[2] Auger N,et al.. Long-Term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 Who Have Had Infants With Heart Defects. Circulation. 2018 Apr 2. [Epub ahead of print] PubMed PMID: 29610262.
编译 | 梅文秀(中国医学论坛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