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我国是肝癌大国,严峻的疾病形势给我国的社会和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为此中国临床专家展开了积极探索,并在国际舞台上持续发出肝癌领域的中国声音,共同推动了我国肝癌综合治疗的发展进程。
为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叶青海教授表示,临床中,PVTT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有研究显示,发生PVTT的患者,术后的转移复发率明显高于未发生PVTT的患者。因此,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存在PVTT的患者,即使肿瘤负荷很小,也需要进行巩固治疗,降低疾病复发率。如进行介入治疗,清除、控制患者肝内的微小结节;还有分子靶向药物。需明确的是,肿瘤在本质上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单纯依靠外科或某一种治疗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还需要内科药物进行控制,对于进入血液循环的癌细胞进行控制。
另外,对于合并mVI/PVTT的肝癌患者,药物治疗在肿瘤负荷越小、疾病越早期的情况下应用,药物可更好地抵达肿瘤发挥作用,因而效果较好。还有很多研究表明,对于PVTT进行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治疗效率。而对于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则多通过介入治疗联合全身治疗药物来进行控制,即局部治疗与靶向治疗联合的综合治疗。临床研究和诊治过程中的观察均表明,联合治疗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这也是目前肝癌治疗的主要方向。
近年,很多优质抗肿瘤药物被纳入医保,在药物得到了广泛应用的同时,更多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医生获得了更大的成就感,可谓使社会多方都从中有所获益。未来,相信若能进一步明确肝癌治疗的靶点、生物标志物,定会实现对肿瘤更加有效的治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