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金陵医院 刘锐
发生急骤,表现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撕裂样疼痛。疼痛初起时都先自三叉神经的一个支开始,以后向其他分支蔓延。特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生部位不定,一般按其好发部位及其发生的频度顺序为:眶下神经、下颌神经,其次为眶上神经。发生于耳颞神经、舌神经、腭神经者罕见。
特发性三叉神经痛典型者,起病急骤,疼痛剧烈,有无痛间歇(即在间歇内不产生疼痛)。间歇期长短不定,短者仅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乃至数日。长者可达数年。患者在疼痛发作时有特殊表情,例如正在与人谈话时突然终止谈话,用手遮面,用力捂着脸,呈极度痛苦的表情。患者头在两手之间来回摇晃,此种情况可持续数秒、数十秒或数分钟,发作乃告终止。
一般发作前没有任何前驱症状,疼痛一下子就能达到高峰。
疼痛性质也多种多样:
撕裂样、通电样、切割样、针刺样或犹如拔牙样感觉。
疼痛常先起始于三叉神经的一个小分支,以后逐渐扩延;比如疼痛起于眶下神经时,则向下眼睑、鼻翼及上唇部放散。起于三叉神经第二支时,则向下颌、下唇部、烦部放散。起于眶上神经时则向同侧额部及上睑部放散。有少数病例疼痛蔓延至三叉神经的三个分支,有时甚至向对侧蔓延。有人认为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区域只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而不超越此区。
三叉神经痛有各种诱因:
大多数情况下活动时易发作。常见于咀嚼运动、刷牙、洗脸、谈话,有时简单的张嘴或声、光刺激即可诱发。此外打喷嚏、笑、舌头活动,转头、进食、饮水、面部吹风、皮肤的触摸都可诱发。凡能引起疼痛的部位叫作诱发区,也叫作扳机点。于发作终结时诱发区兴奋性也减低或丧失,患者常利用此时机而进食、谈话、洗脸等等。三叉神经穿出皮下之点常有压痛与感觉过敏,压迫此点也可诱发。
发作时患者面部除有剧痛之外,常与疼痛的同时伴有同侧面肌痉挛,有时呈阵挛,类似癫痫发作,将这种发作叫作痛性抽搐。在这种情况下应与面肌痉挛鉴别。
特发性三叉神经痛于发作间歇期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所见,少数病例有时面部轻度感觉过敏。
发作终止后,有时出现交感神经症候,在患侧眼结膜充血、流泪、流鼻涕、颜面潮红、唾液分泌增加。有时出现所谓三叉神经、面神经和交感神经三联征:即疼痛、面肌痉挛性痛性搐塌、植物神经症候。若病程较长,而发作频繁者,可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如局部皮肤粗糙,眉毛脱落、角膜充血等。
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最常见,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女多于男(约3:2),三叉神经第2、3支发生疼痛者多见,第1支少见,右侧多于左侧(约为2:1)。
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根据要点如下:
(1)呈发作性剧痛,持续时间短,一般数秒至2~3秒。
(2)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不超越三叉神经的分布范围。
(3)颜面部有扳机点。
(4)间歇期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所见。
来源:第67病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