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编委:官健 单玉涛
作者:法治广东研究中心 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 主任 宋儒亮
漏诊,可能造成患者损害。一旦明确患者是因漏诊受到了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医疗机构就要承担赔偿责任。这方面,法律已有规定,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即将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都如此,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漏诊,产生的原因是多种的。一旦明确漏诊是与当时所处的治疗义务相当,那么,医院就不一定要承担责任。这方面,法律已有规定,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即将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都如此,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也即,漏诊、损害和赔偿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要求的因果关系查证也不容易,需要专业判断,具体病症具体分析。比如,有些直接可通过时间—结果情况予以推出,比如,心梗病人,漏诊就耽误救治,就造成损害包括死亡;有些漏诊,并不必然导致损害、损害加重,比如,无症状的肾结石,漏诊,耽误几天但并不影响救治。
如同谣言止于公开,误解则止于透明。医疗活动,丰富多彩;医疗进展,日新月异。面对进展迅速的医学活动,即便作为医生,不及时学习都会落后,更何况作为医疗以外人士,更当学习,这方面,诉讼就是其中的一类学习,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方式。
诉讼,是一种公开透明的方式:让双方能够在法治轨道上权益博弈,保证了公平正义。
因此,对医疗纠纷,选择诉讼方式进行化解,各方应当要有更高的站位,更专业的判断,更长远的预期,比如,本案中,进行医疗漏诊、损害与赔偿的判断,尽管情形复杂,比如有要素、问题、对策等等问题争议,但正因如此复杂情形,既需要各方参与来完成,又需要各界知晓来化解,广泛参与,公开透明,专业精准,证据表达,化解一案,警示一片,长远而言,利,远远大于弊。
以自由选择纠纷化解方式、以看得见的方式让每一个患者、医师和医院在案件处理上享受到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医院的目的。
不可否认,目前发生的很多医疗纠纷,要直接回答和立刻处理并不容易,也不专业和科学。医患和谐,长治久安,从科学、专业和尊严保障角度,个案上,更需要杜绝和稀泥式的方式化解医疗纠纷,单位上,更应当成为医疗行业进行“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活动要坚守的底线,也是进行“谁执法谁普法”要评估重点之一。
为什么?性价比好。
对患者而言,更能在每一个案件中享受司法带来的公平正义。面对纠纷,除非患者同意选择,否则,让患者纠纷处理上选择更能以看得见的司法方式实现公平正义,更利于推进全民守法,同时,也不至于让某些患者因对纠纷方式的选择无奈而深感救济无望,或以伤/杀医或者自杀等悲剧方式告终。
对管理而言,诉讼方式可以避免法规规定医院设立的医疗信息安全制度、保障措施因不用而被虚置,诉讼,可让这些制度措施真正发挥作用,有的放矢,有用武之地,从而更利于推进医院管理上水平。比如,《基本医疗卫生健康与促进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等的医疗信息安全制度、保障措施不健全,导致医疗信息泄露,或者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安全措施不健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止相应执业活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果不选择诉讼方式,这样的规定在其他方式中很难得到适用。“规定的归规定,约定的归约定”,其中固有的“约定不能违反法定”的合法性风险,就这样溜走了。
对医院而言,一旦进行了诉讼,既让医院不怕暴露软肋,敢于直面存在的问题,也让医院坚持的专业精神等直接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更为社会知晓。最终通过有公信力的司法活动,彻底化解医疗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隐患、风险,让医院轻装上阵、医师尊严执业、患者坦然接受、医患和谐有序。
对社会而言,公开的诉讼和司法判决书,既可让人们知晓医院的管理动态、权益保护状况,又可知晓是非对错,公平正义,也让诸如个案的审理、单位的“谁执法谁普法”活动更有民意基础,更多社会参与,更多结案支持。
总之,面对争议不可怕,搞不清争议最可怕。凡是更利于推进医学长足进步,更利于公平正义长久推进的方式,不回避、不躲避、不排斥,应是我们对待各种纠纷的态度和立场。
这方面,行政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的道理、进程和实践,也可以参考一二。
这,大有裨益。
《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医事法学院每月都将为您奉上一例真实的医患纠纷案例。本期将分为:案例介绍、各方意见、案例启示三个部分。“理不辩不明、事不鉴不清”,您可以针对每期病例模拟诊治,各抒己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