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他汀很重要,不耐受怎么办?新共识这么说!

2024-03-07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我国他汀不耐受人群有多少?



他汀类药物用于心血管疾病(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临床价值无可争议,是国内外众多指南一致推荐的血脂管理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基石药物。总体上,中国人群中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6%,肝脏症状和肌肉症状发生率均低于1.5%。目前有关中国人群他汀不耐受的文献较少,难以评估整体情况。





他汀不耐受具体定义是什么?



他汀不耐受定义为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后出现一种或多种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可通过减量或停用他汀类药物来改善,重启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则再次出现,导致无法维持指南推荐的治疗目标。


他汀不耐受可分为完全他汀不耐受和部分他汀不耐受。


图片





他汀不耐受诊断标准什么?



目前尚无他汀不耐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因而诊断时需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确保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怀疑他汀不耐受的情况下,医务人员需分析以下四个要素,如同时满足方可诊断为他汀不耐受:

(1)临床表现:


主观症状(如肌痛、无力)和(或)客观实验室检查(如CK、ALT、AST)异常。

(2)使用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患者不能耐受≥2种他汀类药物,其中一种为最低每日剂(如阿托伐他汀10 mg、瑞舒伐他汀5 mg、辛伐他汀5 mg、匹伐他汀1 mg、普伐他汀10 mg、氟伐他汀20 mg、洛伐他汀20 mg)。

(3)时间和因果关系


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或增加剂量后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缓解再次用药后重新出现

(4)排除其他可能原因


与其他疾病和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的可能性较低。




他汀不耐受临床表现有哪些?




他汀不耐受主要表现为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肌肉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最为常见




  • 肌肉不良反应:包括肌痛、肌炎、肌病和横纹肌溶解,大多数情况下不伴CK升高。肌肉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异质性较大,表现为症状、生物标志物和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应首先排除由慢性体力活动或既往存在的肌肉疾病所致。



  • 肝功能异常:相对常见,主要表现为一过性、无症状的转氨酶升高,ALT/AST很少超过3×ULN(发生率约1%),严重肝损伤极为罕见(发生率约0.001%)。








他汀不耐受如何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部分他汀不耐受患者的治疗选择

对于部分他汀不耐受患者,选择基于他汀类药物的调整方案有助于排除虚假的他汀不耐受和防止他汀不耐受再次发生。


Step 1  换用另一种他汀类药物,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依从性。

Step 2  使用较低剂量的强效他汀类药物,在降低他汀不耐受风险的同时有效降低LDL-C

Step 3  减少给药频率,可提高耐受性和依从性。

若LDL-C不能达标,可在他汀类药物基础上联用非他汀类药物。



完全他汀不耐受患者的治疗选择

对于完全他汀不耐受患者,需采用非他汀类药物方案。


图片




参考资料:《他汀不耐受的临床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微信头图用.png

点击上图,查看所有专题文章




好文推荐


ω-3脂肪酸处方药物在ASCVD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一文看懂心房扑动的射频消融术



韩雅玲院士团队:《2023ESC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对抗栓治疗策略的更新 | 2023年度冠心病抗栓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最常见和最稀有的血型是什么?


保护心血管健康,补充营养素到底有没有用?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