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从双重机制到临床突破:择捷美在晚期鳞癌和非鳞癌中的卓越表现

2024-12-23作者:赵梦雅资讯

刘佳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撰稿

引言

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 85%,其中又可分为鳞状细胞癌(鳞癌)和非鳞状细胞癌(非鳞癌)。免疫治疗的出现为 NSCLC 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择捷美(通用名:舒格利单抗注射液)作为一款创新的 PD - L1 抗体药物,以其独特的双重抗肿瘤机制和在晚期鳞癌与非鳞癌中展现出的强效数据,在肺癌治疗领域备受关注。深入了解择捷美,对于优化肺癌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择捷美独特的双重抗肿瘤机制

阻断 PD - L1 免疫抑制信号通路

PD - L1 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检查点蛋白,在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当肿瘤细胞上的 PD - L1 与 T 细胞表面的 PD - 1 以及免疫细胞上的 CD80 结合时,会传递免疫抑制信号,抑制 T 细胞的活化、增殖和细胞毒性功能,使得肿瘤细胞能够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择捷美作为重组抗 PD - L1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对 PD - L1 具备高亲和力,能够选择性地与 PD - L1 结合,阻断其与 PD - 1 和 CD80 的相互作用,从而消除 PD - L1 对细胞毒性 T 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恢复 T 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发挥抑癌作用。这种机制在众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较为常见,但择捷美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还具备另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机制。

保留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吞噬(ADCP)作用

择捷美为全人源全长的 PD - L1 抑制剂,其保留了抗体的 Fc 段。Fc 段能够与巨噬细胞表面的 Fcγ 受体结合,介导巨噬

细胞吞噬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这一过程被称为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吞噬(ADCP)作用。在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通过 ADCP 作用,择捷美可以激活巨噬细胞,使其识别和吞噬肿瘤细胞,并且诱导巨噬细胞进一步杀伤肿瘤细胞。这种机制不仅能够直接清除肿瘤细胞,还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增强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招募更多的免疫细胞参与抗肿瘤过程。同时,择捷美避开了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伤风险。而且作为人源化抗体,其抗原性相对较小,产生抗抗体的几率明显减少,这也是其独特创新机制的重要体现。正是这种同时激活 T 细胞和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的双重机制,为择捷美在临床治疗中带来了独特的优势。

择捷美在晚期鳞癌中的强效数据

GEMSTONE - 302 研究中晚期鳞癌亚组分析

在择捷美注册性 III 期临床研究 GEMSTONE - 302 中,针对晚期鳞状 NSCLC 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亚组分析。该研究旨在评估择捷美联合紫杉醇和卡铂对比安慰剂联合紫杉醇和卡铂用于转移性鳞状 NSCLC 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鳞癌组患者中,择捷美联合化疗方案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相比安慰剂联合化疗,接受择捷美联合化疗的患者疾病恶化风险下降了 66%。这一数据直观地表明了择捷美联合化疗能够有效地延缓晚期鳞状 NSCLC 患者肿瘤的进展,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在总生存期(OS)方面,虽然 OS 数据的成熟度相对较低,但从趋势上看,择捷美联合化疗也显示出了潜在的生存获益优势。

其他相关研究数据支持

除了 GEMSTONE - 302 研究外,还有一些相关的临床研究或回顾性分析也为择捷美在晚期鳞癌治疗中的有效性提供了支持。部分单臂研究中,晚期鳞癌患者接受择捷美治疗后,肿瘤客观缓解率(ORR)得到了显著提升。一些患者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以改善。而且在不同的肿瘤负荷和患者体能状态亚组中,择捷美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疗效,说明其在晚期鳞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同时,在安全性方面,与化疗联合使用时,择捷美的不良反应可控,并未出现严重影响患者治疗耐受性的新的安全性风险,患者能够较好地耐受治疗,这也为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保障。

择捷美在晚期非鳞癌中的强效数据

GEMSTONE - 302 研究中晚期非鳞癌亚组分析

同样在 GEMSTONE - 302 研究中,对于晚期非鳞状 NSCLC 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择捷美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的一线治疗方案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研究表明,该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具体数据显示,与安慰剂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相比,择捷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 PFS 得到了显著改善,疾病进展风险明显降低。这一结果在不同的研究中心和患者群体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案在晚期非鳞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在客观缓解率(ORR)方面,择捷美联合治疗组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更多的患者实现了肿瘤的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为患者带来了更直接的临床获益。

其他相关研究及真实世界数据

多项其他临床研究也对择捷美在晚期非鳞癌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在一些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中,择捷美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不仅在 PFS 和 ORR 上表现出色,在总生存期(OS)方面也显示出了积极的趋势。部分长期随访数据表明,接受择捷美联合治疗的患者,其长期生存的可能性有所提高。而且在真实世界中,择捷美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临床医生反馈,许多晚期非鳞癌患者在接受该治疗方案后,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真实世界数据与临床试验数据相互印证,进一步证实了择捷美在晚期非鳞癌治疗中的强效作用和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临床应用前景与展望

肺癌一线治疗中的地位确立

基于择捷美在晚期鳞癌和非鳞癌中展现出的强效数据,其在肺癌一线治疗中的地位已逐渐确立。无论是鳞状还是非鳞状晚期 NSCLC 患者,择捷美联合化疗的方案都能够为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包括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潜在的总生存期改善。这种优势使得择捷美成为肺癌一线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相关研究结果的广泛传播和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择捷美有望在肺癌一线治疗领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联合治疗方案的拓展与优化

目前,虽然择捷美联合化疗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研究人员仍在不断探索其更多的联合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一方面,与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如与 CTLA - 4 抑制剂联合,尝试通过不同的免疫调节机制协同作用,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攻击。另一方面,探索与新型靶向药物联合的可能性,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与免疫治疗形成互补,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在治疗顺序和剂量优化方面也在进行深入研究,以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模式,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其他肿瘤类型治疗的潜在应用探索

除了在肺癌治疗中表现出色外,择捷美独特的双重抗肿瘤机制也为其在其他肿瘤类型的治疗中带来了潜在的应用前景。例如,在食管癌领域,GEMSTONE - 304 研究表明,择捷美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无论是在无进展生存期(PFS)还是总生存期(OS)方面,均能表现出比单纯化疗更优异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这一结果使得择捷美有望成为食管鳞癌治疗的新选择。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其在胃癌、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等其他肿瘤中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择捷美可能会在更多肿瘤类型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希望。

结论

择捷美以其独特的双重抗肿瘤机制,即阻断 PD - L1 免疫抑制信号通路和保留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吞噬(ADCP)作用,在晚期鳞癌和非鳞癌的治疗中展现出了强效的数据。在晚期鳞癌中,能够显著降低疾病恶化风险,在晚期非鳞癌中,可有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提高客观缓解率。这些数据为其在肺癌一线治疗中确立了重要地位,并且为联合治疗方案的拓展和在其他肿瘤类型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择捷美将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参考文献

[1]何小姣,奚再兴.β-catenin、PD-L1对晚期胃癌患者PD-1抑制剂治疗效果的预测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25,40(03):362-365.

[2]马璐瑶,于傲洋,刘浩楠,等.NRP-1及PD-L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热带医学杂志,2025,25(02):179-184+195+291.

[3]李敏,王媛,李震,等.血清HIF-1α、PD-L1、VEGF-C、VEGFR-3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25,40(02):218-222+226.

[4]方以峻,熊常州,王志光,等.健脾益肾化痰方通过VEGFA-PI3K-AKT-FOXO1通路下调人肺鳞癌细胞PD-L1表达的机制考察[J/OL].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11[2025-03-2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204.R.20250114.1744.002.html.

[5]吴亚运,佘明金.舒格利单抗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23,21(02):122-126.

[6]落楠.“改革之手”点燃创新引擎[N].中国医药报,2022-01-24(A02). DOI:10.38249/n.cnki.nyiya.2022.000098.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