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针对 COVID-19出院患者的3年随访|呼吸临床研究

2024-04-09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2022年中国SARS-CoV-2奥密克戎(B.1.1.529)疫情期间出院的COVID-19幸存者3年后的结果:一项纵向队列研究

发表期刊:《柳叶刀·呼吸医学[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IF(2022):76.2]

通讯作者:曹彬教授 张定宇教授

第一作者:张慧

主要作者单位:中日医院



推荐理由


全球已有数亿人确诊COVID-19,Omicron变异株出现后,再感染数量激增,预估10%的COVID-19患者存在长新冠。长新冠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能力,增加新发疾病风险。COVID-19康复者更长期的健康结局及再感染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首次揭示康复者感染后3年的健康结局及再感染的影响。



研究解读


部分COVID-19患者在急性期后仍存在不能被其他原因解释的症状,被称为长新冠(Long COVID),预估全球范围内超过6500万人患长新冠。关于长新冠的研究最多至感染后2年,未见关于COVID-19康复者更长期健康结局的研究。在Omicron变异株出现以后,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但关于再感染对COVID-19康复者的影响尚未可知。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COVID-19康复者进行感染后3年的长期健康结局以及再感染的影响。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纵向队列研究,并根据康复者在2年随访时是否存在至少一个长新冠症状分为长新冠组和非长新冠组,以明确Omicron 感染对康复者的不同影响。



本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阐明COVID-19康复者在感染后3年的健康结局,率先揭示了仍有54%的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COVID-19出院患者在感染后3年且再感染前存在至少一个长新冠症状,但症状严重程度以轻中度为主,且住院期间的疾病严重程度在感染后3年不再是影响长新冠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



在感染后 3 年,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出院康复者的肺功能恢复至与匹配的社区对照者相似的水平。即使部分出院康复者仍存在以不规则线状影为主的胸部影像异常,但肺部病变的体积很小并不足以诊断肺间质异常。在感染后3年随访时,43%的COVID-19康复者有呼吸困难,疼痛或不适是生活质量最常见的受损维度,只有少数康复者在行动、个人护理和日常活动方面存在问题,运动能力,心理健康状况较2年随访时下降、变差。3年随访时长新冠组的出院患者比非长新冠组的出院患者健康预后更差。


该研究首次报道72%的COVID-19康复者感染Omicron,显著低于社区对照中的比例83%,4%康复者在感染后发生肺炎,显著高于社区对照中的3%。76%的长新冠组康复者感染Omicron,显著高于非长新冠组中的67%,且长新冠组康复者在感染Omicron 后比非长新冠组的症状更多、肺炎发生率更高。62%长新冠组康复者在Omicron感染后 3 个月出现至少一个新发或加重的症状,其比例显著高于非长新冠组的41%和社区对照组中的40%,这一比例在非长新冠组康复者和社区对照组中相似。COVID-19康复者和社区对照组中在Omicron感染后3 个月新发或加重的症状多为轻、中度,COVID-19康复者中超过60%的原有的长新冠症状在Omicron 感染前后保持稳定。再感染增加出院康复者发生呼吸困难、焦虑/抑郁症状的风险,降低其生活质量,但对康复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无影响。


本研究的发现为积极应对再感染及长新冠提供了可靠的科学证据,研究成果发表在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IF:76.2)。



专家点评


流感、埃博拉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等很多病毒的急性感染都会对机体产生远期的、慢性的影响。新冠病毒感染后造成的长新冠则为更加充分认识急性感染造成的慢性影响提供了契机,推进了科学界对病毒感染后症状或脏器损伤的进一步认识。由于长新冠是一种新发疾病,科学界对这种疾病的认知、核心症状,甚至准确的诊断标准尚未达成共识,而仅依靠症状进行长新冠的诊断是否足够准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验证。

目前多个研究结果指出,长新冠患者出现肺功能损伤、肺部影像异常、大脑组织结构改变和其他组织病理改变的风险增高。因此,感染康复者尤其是长新冠患者脏器功能的评价也应该被考虑纳入长新冠的诊断和监测内容内。对于那些持续存在重度症状、脏器损伤或者导致日常活动受限的长新冠患者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需要进一步挖掘其长新冠的发生机制。对于持续存在轻中度长新冠症状且存在就医需求的长新冠患者依然值得关注,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受长新冠困扰的原因,并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性研究。



创新背后


从待解决的临床问题或改进临床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具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严格遵循研究方案,保证高质量地完成研究。研究结果的解释要严谨、客观,切不可夸大结果。恰当的选择图或者表展示研究结果。



作者介绍


图片13.png
通讯作者

曹彬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日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PCCM)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基石研究员。现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流感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学会(ISIRV)抗病毒小组(AVG)委员,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副主编。长期致力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及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190余篇(其中N Engl J Med 4篇、Lancet主刊6篇,Lancet子刊7篇),他引3.8万余次,5篇论著居领域内ESI高被引论文前1‰;4项成果写入WHO、NIH指南;主持或执笔制订指南规范7部;主编专著6部。


图片11.png
第一作者

张慧

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师从曹彬教授,主要从事新冠肺炎康复者健康预后的临床研究工作。目前已发表 SCI 论文 7 篇,以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在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Lancet Microbe,EClinicalMedicine等杂志发表SCI 论文 5 篇。





团队介绍


本团队依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呼吸病临床一线救治和科学研究,建立了呼吸感染临床与基础转化研究队伍,拥有多名优秀中青年呼吸病学临床和研究骨干。学科带头人为曹彬教授(杰青/长江学者),呼吸感染方向临床医生9人,专职基础研究人员5人,流病与统计学方向研究人员2人,在读硕博研究生30余人。


近10年发表SCI论文130余篇(其中Lancet、NEJM论著10篇);4项成果写入WHO、NIH指南;学科带头人连续4年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2021年《柳叶刀-传染病》杂志评价学科带头人为“呼吸感染领域国内和国际领导者”。2021年,团队获得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创新团队”;2022年, 学科带头人作为国内唯一的临床医生获得“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培养北京科技新星2人,院级菁英人才14人,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4人。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