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赵红梅教授:呼吸康复是呼吸医疗不可或缺的组成

2025-07-31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盛夏蓉城,万物并秀。2025年7月18~20日,由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中日友好医院协办的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CPRS)第九届学术年会在成都举行。本次会议以“呼吸康复是呼吸医疗不可或缺的组成”为主题,继续秉持“促防诊控治康”的宗旨,聚焦“不可或缺”的核心地位,深入探讨学科前沿与关键技术。会议汇聚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通过专题报告、论文分享、壁报交流及全国呼吸康复病例大赛等多种形式,搭建深度交流与智慧碰撞的平台。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呼吸有幸采访到了此次大会主席、中日友好医院赵红梅教授。








呼吸康复的医学价值






与王辰院士商定后,此次大会主题定为“呼吸康复是呼吸医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

这一主题的提出是基于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呼吸康复能够为众多患者带来显著获益。无论是呼吸慢病患者、危重症患者,还是继发性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呼吸康复都能有效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急性加重率和死亡率。

过去的医学观念以疾病为中心,人们更多关注疾病的诊断和药物、手术治疗,而忽视了呼吸康复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对呼吸康复认知度的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呼吸康复在疾病急性期、稳定期乃至危重症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减少再入院率和降低死亡率方面效果显著。

赵红梅教授强调,当前是呼吸康复体系建设的关键节点,我们应该以“促防诊控治康”六域箴言为指导,以“语药械食居环”六宝实践为工具,不断拓展呼吸康复的内涵,最终构筑起多维融合、覆盖全生命期的呼吸康复长城。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呼吸康复在呼吸医疗体系中的支柱作用,推动我国呼吸康复事业迈向规范化、体系化,让呼吸康复的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我国呼吸康复面临的困境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呼吸康复的重要性,但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呼吸康复的开展都面临诸多挑战。

以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为例,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完善的康复政策保障,医保条款明确支持呼吸康复的付费。例如,美国的一项研究基于多年国家医保数据发现,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急性加重后早期开展康复干预,每年可节省高达10亿~12亿美元的医疗费用。这充分说明呼吸康复是极具成本效益的治疗策略之一。然而,在我国,呼吸康复尚未纳入医保付费条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

但赵红梅教授认为,医保付费问题只是其中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医务人员对呼吸康复的认知不足。在一些国家,尽管医保体系完善,但真正接受呼吸康复治疗的患者比例却很低。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对呼吸康复的了解有限。在我国,无论是三甲医院、二级医院还是基层医院,许多医疗从业人员对呼吸康复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甚至将其简单理解为单纯的肢体运动,而忽略了其背后的科学体系。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转介机制,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规范化课程设置,提高医务人员的认知度和基本技能,从而将呼吸康复更好地应用于患者治疗中。






推动呼吸康复发展的策略






为了呼吸康复规范化、同质化发展,2024年,依据我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科建制与体系,结合我国呼吸康复学科发展现状,从医院规模、科室管理、教学科研、人才团队、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CPRS)制定了呼吸康复规范化建设单位建设与评审标准,以评促建,促进评选单位呼吸康复规范化建设工作,2024年评选出优秀单位、达标单位及培育单位共138家。赵红梅教授介绍,接下来他们将规范化建设继续下沉到二级及以下医院,目前还在完成《呼吸康复规范化建设单位评审标准(基层版)》,目的是让基层单位能够按照规范化流程达到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能力。通过规范化建设,希望基层单位能够承接上级医院转介的患者,形成有效的转介机制,让患者能够接受到全程的慢病管理。

赵红梅教授指出,2013年发布的《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共识:呼吸康复要点与进展》中强调——呼吸康复是慢病管理的核心。慢病管理需要一个抓手,而呼吸康复正好可以承担这一角色。呼吸康复是一种基于对患者的全面评估(不仅包括生物学指标和影像学指标,还包括患者的功能表现、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等)并量身定制的综合干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手段等),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训练、呼吸肌训练、排痰训练、无创通气治疗、教育和行为改变,旨在改善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身心状况并促使患者长期坚持健康行为。通过以上这些措施,能在慢病管理里更好地发挥呼吸康复的作用,并与此次大会主题相呼应——即呼吸康复是整个呼吸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红梅教授为我们描绘了呼吸康复在呼吸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推进规范化建设以及完善医保政策,有望推动我国呼吸康复事业迈向新的高度,让更多患者受益于这一极具价值的治疗策略。





感谢赵红梅教授审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