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3年12月1~3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 2023)于新加坡盛大召开,国际权威肿瘤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最新学术进展进行交流和讨论。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的探索依然是大会的热点议题,ASTRUM-004研究继周彩存教授在世界肺癌大会(WCLC)大会上报告全人群数据后,携亚裔人群的总生存期(OS)数据及无进展生存期(PFS)亚组分析数据重磅亮相。凭借ASTRUM-004研究主要结果,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既往已获《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疗指南(2023年版)》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一级推荐,并成功获批我国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适应症。
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建英教授,介绍免疫治疗现状,解读ASTRUM-004研究最新数据,指导用药管理之道。本文整理访谈精粹,以飨读者。
专家简历
周建英 教授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
浙江大学附属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名誉主任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全国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胸膜学组(筹)副组长
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副主委
浙江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
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突破瓶颈,重塑格局
——免疫治疗担当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鳞癌治疗“主力”
Q1: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肺鳞癌领域的探索和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生存获益。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鳞癌免疫治疗的现状如何?
周建英教授:目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是最高的。靶向治疗时代开启以后,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肺癌患者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存期,这主要集中于肺腺癌。约60%的肺腺癌患者携带可干预靶点,亚洲人群中EGFR突变率高达50%左右;然而,肺鳞癌中EGFR这一经典变异的阳性率仅为6%左右,少见靶点阳性率则更低。因此,晚期肺鳞癌患者既往主要依靠化学治疗,5年生存率不足5%,整体预后较肺腺癌有很大差距。免疫治疗时代的来临为肺鳞癌患者带来了希望。
当前国内外指南中,免疫治疗已成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鳞癌治疗的选择,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线治疗中,免疫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已成为标准方案,指南中有多种选择。免疫治疗药物中,PD-1抑制剂的疗效总体更为突出,可能与抗肿瘤活性更强有关。二线治疗中,免疫治疗也展现了很好的疗效,多项Ⅲ期临床试验已证实其优于标准化疗,并已成为指南推荐的标准方案。
无论从循证、指南还是实践的角度,免疫治疗都改变了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鳞癌的治疗格局,5年生存率较化疗时代明显提高,患者长生存可望且可及。随着临床的应用、用药经验的积累,受益于免疫治疗的肺鳞癌患者群体仍在不断拓展,预后水平也将持续提升。
超长获益,再添新证
——夯实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肺鳞癌的一线标准治疗地位
Q2:ASTRUM-004研究于ESMO ASIA 2023上重磅公布亚裔人群组总生存期数据。能否请您对该研究亚裔人群的数据进行解读?您如何评价这一数据的临床意义?
周建英教授:ASTRUM-004研究在第一次中期分析时就达到了主要终点,PFS获得了阳性结果,此后不仅在国内快速获批了适应症、纳入指南一级推荐,并在2023 WCLC中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了全人群最终分析结果,因PFS和OS的显著获益而备受关注。ESMO ASIA 2023大会中,ASTRUM-004研究发表了亚裔人群OS数据。
ASTRUM-004研究共入组了537例患者,其中359例为亚裔(全部来自中国),中国人群样本量超同类的其他国际多中心Ⅲ期研究。本次数据截至2023年1月31日,中位随访32.9个月,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PFS长达9.9个月,是目前同类Ⅲ期临床研究中的最长纪录,较化疗组(5.8个月)延长4个月以上(HR=0.43,95% CI:0.32~0.58,P<0.001)(图1)。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7%。
图1 ASTRUM-004研究中国人群PFS结果
中国人群PFS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亚组均从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中获益,包括年龄、性别、ECOG PS评分、疾病分期、PD-L1表达水平、吸烟状态、脑转移状态等(图2),进一步证实斯鲁利单抗可使不同特征的人群一致获益。
图2 ASTRUM-004研究中国人群PFS亚组分析结果
OS一直是我们评价临床试验的“金标准”,先前WCLC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ASTRUM-004研究的全人群OS达22.7个月,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而此次中国人群OS结果更令人兴奋,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OS长达27.4个月,较化疗组(18.4个月)延长了9个月(HR=0.62,95%CI:0.47~0.82,P<0.001)(图3),兼具统计学和临床意义,患者死亡风险降低38%。这一结果表明,斯鲁利单抗优越的PFS获益可转化为超长的生存获益。
图3 ASTRUM-004研究中国人群OS结果
安全性也是临床关注的重点。本次报道的数据显示,两组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s)以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方面,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的发生率分别为41.3%和23.5%。最常见的irAEs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皮疹和免疫介导的肺部疾病,与此前PD-1/PD-L1抑制剂的irAEs类似,且本研究中多为轻度。
综上,ASTRUM-004研究中国人群显著获益的疗效数据使斯鲁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铂类方案成为中国晚期肺鳞癌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疗效突出,安全可控
——真实世界临床实践充分验证斯鲁利单抗优异价值
Q3:在目前多款获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斯鲁利单抗凭借ASTRUM-004研究显著改善了晚期肺鳞癌患者的预后。能否请您结合诊疗体会,谈谈斯鲁利单抗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周建英教授:基于ASTRUM-004研究数据,斯鲁利单抗已经获批了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适应症,也是CSCO指南推荐的标准方案,拥有充分的循证和良好的可及性。本中心在前期实践中也已积累了一些用药体会。总的来说,斯鲁利单抗在真实世界临床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表现与ASTRUM-004研究结果一致。疗效方面,患者在接受2个周期的斯鲁利单抗+白蛋白紫杉醇+铂类治疗后进行影像学评估,能达到部分缓解。安全性方面,本中心接受斯鲁利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没有发生过严重的相关不良事件,出现的irAEs主要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皮疹或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均为轻度,可控,安全性总体较好。
值得强调的是,免疫治疗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需要长期用药,所以患者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对于治疗的依从性、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用药的信心甚至疗效和预后。因此,优选安全性良好的免疫治疗药物、严密的全程管理非常关键。与此同时,我们团队对免疫治疗常见的心肺不良反应诊疗,包括对影像学的精准判读等方面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更有信心为晚期肺鳞癌患者带来良好的生存获益。
排兵布阵,优化管理
——免疫治疗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Q4:免疫治疗的发展如日中天,在其为肺癌患者带来突破疗效的同时,您认为这对于临床的管理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
周建英教授:应该说,肺癌免疫治疗时代已来临,机遇和挑战相伴相生,如何用好这把抗肿瘤“利剑”,是需要业内同道共同思考和应对的问题。聚焦于肺癌免疫治疗临床实践,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做好用药管理,使患者最大化获益。
其一,筛选优势人群。当前比较明确的Biomarker主要有PD-L1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TMB)等,用药前应尽量检测和评估,同时应积极开展转化研究,寻找更多有价值的Biomarker,使免疫治疗应用更加精准。
其二,优选药物。如前所谈到的相关核心点,考量要点主要包括疗效、安全性、循证依据、适应症、可及性以及药物经济学,要综合评估并结合患者意愿共同做出最佳决策。
其三,安全性管理。不同免疫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共性,也有特异性,因此首先需要临床医生对药物特点了然于胸。同时,用药前的风险评估以及患者教育、用药期间严密监测、成熟的院外管理和随访体系都必不可少,由此才能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对已经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时识别、早期干预、有效处理。对于不能耐受常规治疗强度的患者,可以适当地延长给药间期,尽量完成足剂量、足疗程治疗;对于体重特别低的患者,可以按照说明书合理减量。本中心建立了专门的院外管理远程平台,可详细提醒患者出院后每一个时间节点需要执行的任务,患者在院外一旦出现了不良反应症状,也能有效地反馈给主管医生,便于及时处理和转危为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