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丨妇科肿瘤“逸仙”经验

2023-11-28作者:CMT琳资讯
原创

ee18bec1970060429fb4d060c0ecbb4.png

机体正常的凝血和止血功能依赖于一定数目、功能正常的血小板。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同时合并妇科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其围手术期出血的风险极大,因此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尤为重要。


血小板减少的分度


轻度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数目>50×109/L,为轻度血小板减少,此类患者的出血风险与常人无明显差异,可进行绝大部分的妇科手术治疗。

中度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数目在(30~50)×109/L之间,为中度血小板减少,临床一般未见明显的活动性出血情况(可见皮下出血点等),但其为手术等有创操作的相对禁忌证,急诊手术需权衡利弊,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充分准备下方可紧急进行。

重度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数目<30×109/L为重度血小板减少(10×109/L以下为极重度血小板减少),为手术等有创操作的绝对禁忌证,此类患者自发性出血的风险较高,甚至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需要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 或类似物

皮下注射,300~500 U/(kg·d),每日1次,连续应用7~14天,用药过程中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以上,或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升高≥50×109/L时即应停用。

糖皮质激素

围手术期建议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甲泼尼松龙冲击,常用剂量为10~20 mg/(kg·d),静脉输注3~5天;或者地塞米松 40 mg 静滴滴注连续3~4天;可使部分患者血小板迅速上升,之后用泼尼松 0.5 mg/(kg·d)口服维持到围手术期结束。


对于以往长期应用激素治疗且血小板未达正常者, 术前2~3d要加大剂量。

免疫球蛋白

术前可以给予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400 mg/(kg·d),静脉滴注,连续3~5天,或者一次性给予1 g/kg,如果病情需要可以重复给药,1~3天起效,2~7天内达到峰值。术后视血小板计数水平决定是否继续冲击治疗。

血小板输注

10×109/L可作为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阈值,与更高的阈值相比,止血效果相当,不会增加出血风险,且能减少血小板的输注量。


当患者伴随感染或发热时,血小板的输注阈值通常需提高至20×109/L。


术中处理


[ 麻醉方式选择 ]
  • 行椎管麻醉时,要求血小板不能低于80×109/L;

  • 对于血小板计数在(50~80)×109/L之间的患者,建议全身麻醉;

  • 血小板低于50×109/L的患者,除了急诊手术外,建议术前先予升高血小板,再行手术。

[ 术中注意事项 ]

血小板数量达到手术阈值(≥50×109/L),手术相对是安全的,术中做到止血彻底,正常情况下手术输血的概率非常低。


麻醉医生术中监测血小板数量及凝血功能变化,辅以止血药物减少创面出血。根据术中情况,适当使用止血材料。


术后处理


血小板减少患者要警惕术后出血,密切观察引流情况,监测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变化,血小板小于50×109/L,予以药物治疗,治疗无效予输注血小板。


涉及子宫手术,阴道流血患者,可以使用米索前列醇(50 mg,q12h 塞肛或口服),缩宫素(10U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等促进宫缩药物。



小结

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术前要对风险和收益进行仔细权衡,再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术前的内科支持治疗如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提升血小板,术中和术后新鲜血小板输注等是必不可少的保障,应准备充足的血液和血液制品(血小板、红细胞悬液等)供围手术期应用,并合理输注。



互动问答


上期文章链接:贫血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丨妇科肿瘤“逸仙”经验


上期文末练习答案: 

1.ABD    2.错


本期练习:

1.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 ),血小板手术阈值( )。

A. 10×109/L

B. 20×109/L

C. 30×109/L

D. 50×109/L


答案将于下期公布

点击进入专区>>>>>



作者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管媚媚

审阅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林仲秋 王丽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