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案例
39岁的小陈近来感觉疲乏、没食欲,有时出现恶心、呕吐,去药店买了些治胃病的药,服用后症状不见好转,而且越来越重,遂至医院就诊。小陈检查后发现血肌酐高达900μmol/L,还有许多指标出现异常,如血红蛋白下降,尿酸、尿素氮、血脂及血钾、血磷水平升高等,B超还显示双肾缩小,综合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立即住院进行透析治疗。
什么是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典型表现
● 全身各系统受累症状
√ 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及消化道出血等。
√ 血液系统症状有贫血、出血倾向等。
√ 心血管系统症状有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尿毒性心包炎、心肌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
√ 呼吸系统症状有口腔炎、呼气氨味、尿毒症性肺炎、胸膜炎及肺部感染等。
√ 神经系统症状有意识障碍、神经肌肉失调、周围神经病变及尿毒症脑病等。
√ 骨骼系统症状有肾性骨病等。
√ 皮肤症状有皮肤瘙痒、尿毒症性皮炎、尿毒症面容及皮肤血管钙化等。
√ 内分泌系统症状有活性维生素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胰岛素代谢紊乱等。
●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症状:出现水、钠平衡失调,钾平衡失调,钙、磷失调,以及代谢性酸中毒等。
● 代谢紊乱症状:出现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及高尿酸血症等。
需要做哪些检查
● 尿液检查。
● 血液检查。
● 肾脏B超检查。
● 其他检查。
如何治疗
积极治疗糖尿病、肾小球肾炎等原发病,避免感染、肾脏缺血及使用肾毒性药物等诱因。积极控制高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脂质代谢紊乱,预防肺部和尿路感染。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应及早进行透析治疗,有条件者可进行肾移植。
医患问答
患者
平时没有症状,为什么突然就诊断了慢性肾衰竭?
医生
慢性肾衰竭是对肾功能的评定,有些肾病患者肾功能处于代偿期时,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生病过程往往不被发觉。但当肾脏疾病进一步恶化,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的能力、内分泌功能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能力明显减退,最终使肾功能失代偿,就出现了慢性肾衰竭,此时身体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患者
尿毒症与慢性肾衰竭有什么关系?
医生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慢性肾衰竭肾功能第4期(终末期)的临床综合征。在此阶段,由于肾脏不能将身体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使其在体内大量蓄积,造成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导致全身如消化、血液、心血管、呼吸、神经、肌肉、皮肤等各个系统出现中毒症状。
患者
尿毒症患者如何面对透析治疗?
医生
尿毒症患者需要了解透析相关知识,做好透析通路建立的准备,腹膜透析需要在腹部做置管手术,血液透析需要在上肢做动静脉吻合的造瘘手术。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透析是长期治疗,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对于未来的透析,应积极面对,做好未来“透析生活”的安排和心理准备。
医生叮嘱
◆ 疾病预防:积极寻找并控制使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可逆性因素,如感染、药物性肾损害、代谢性酸中毒、脱水、心力衰竭、血压降低过快过低、高血压、高血脂、高凝状态、高蛋白质饮食摄入、大量蛋白尿等。
◆ 日常防护: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和重体力活动;严格遵守饮食治疗原则,保证足够热量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合理摄入蛋白质,限制水、钠的摄入。
◆ 自我监测:定期随访,做尿常规、肾功能、腹部B超等检查,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尽早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和延缓肾功能恶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来源:人文健康,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听护士说——内科常见病家庭护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