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让医生走出来,让专家沉下去!王贵齐教授:推行“有限”市场化,助力推进分级诊疗发展

2020-12-2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领域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基层医务工作者对提高基层医院诊疗能力、加强基层医生培训、确保医疗资源沉到基层以及有关疾病诊疗等专业问题十分关注。对此中国医学论坛报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贵齐教授,王教授高屋建瓴,以专业的视角给予了一一解答。现予以发布,以飨读者。

王贵齐教授.jpg

△王贵齐委员在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会上发言

  • 早筛、早、早治可有效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

论坛报:内镜筛查应该在哪些人群开展?当前现状怎样?您有哪些建议?

王贵齐:筛查和早早治是世界公认的对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都是通过远离危险因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健康意识,实施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实现的。此前,我们更多是在高发区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覆盖面比较小,目前已经向自机会性人群转变。通过筛查和早诊早治,不光能够实现提高5年生存率的初级目标,更能在远期降低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从而减轻其对国民健康的危害和社会、家庭的负担。

无疑,内镜筛查是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初步估算,全国每年需开展消化道内镜筛查的高危人群约2亿例,而目前医疗机构的年筛查早诊人力资源仅能完成2800万例,即使国家物力、财力能够保证,以机会性人群筛查的形式扩大其覆盖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能力也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利用金标准进行所有高危人群的筛查早诊并不现实。因此,我们需要引入恶性肿瘤风险评估与判定技术与标准,进行高危人群的有效识别与风险分层,并以此决定是否进行筛查。以胃癌为例,我们以年龄、性别、胃蛋白酶原(PG)I/II比值、胃泌素17(G–17)、抗幽门螺旋杆菌(Hp)-IgG、生活习惯及家族史七个要素的评分系统,将筛查对象的患癌风险分为低危、中危及高危三层。通过分层,可能只需3000万~4000万/年例做内镜检测,这样既大大提高了筛查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筛查成本。此外,2019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等技术方案的通知》,也必将推动我国消化道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

  • “住院医师规培是构建医学人才大厦的基础”

论坛报:在分级诊疗中,如何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

王贵齐:分级诊疗是对现有医疗卫生功能服务模式、就医理念、就医秩序的深刻调整。对于提升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我认为有几方面工作很重要。

第一,要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能力。住院医师规培是构建医学人才大厦的基础,通过培训可以培养临床医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和过硬的临床技能,为今后的职业成长奠定坚实根基。

第二,要明确县、市级医院的日常诊疗工作范围与具体内容,围绕诊疗范围与具体内容制定明确诊疗规范和共识,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我认为临床诊疗能力的提升,更多的不是书本上,而是交互式的。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场景都不一样,例如新冠肺炎,每个病人的表现都不一样,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需要对症施策。

第三,既要完善个人的资质认证又要完善单位及专业的资质认证。不仅医生需要专业的认证,一个科室更需要进行综合的资质考评,包括诊疗水平、科室设置、人员、面积、仪器设备、每年的接诊量等等,但这部分工作仍有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 “让医生走出来,让专家沉下去,这才是真正的医疗资源下沉”

论坛报:在分级诊疗中医疗资源怎么去下沉?

王贵齐:医疗资源的核心是人,让医生走出来,让专家沉下去,这是真正的医疗资源下沉。目前我们实行分级诊疗,叫作“区域分开”、“城乡分开”、“上下分开”、“急慢分开”,我觉得“分”的前提是“走”,医生不走出来患者怎么能分得开,病人是跟着医生“走”的,医生的“走”是分级诊疗实施的基础和保障。分级诊疗一定要强调医生专家“走”出来、医疗资源沉下去。

目前实行政府主导的对口帮扶,这种帮扶成效是好的,但也有一定弊端,那就是连不连心、连体不连利、对口不对。比如说我们是一个脑科医院去支援,那边可能是个心血管医院,它的专业不对口;另外很多人都有短期的“上山下乡”思维,反正还要回来;再者个人职业发展也没什么过多联系。因此我觉得这种帮扶对口不对味,不可持续。

我有两个看法,第一个是:完善对口帮扶。我不反对对口帮扶,但应精准帮扶,比如组建一个对口帮扶的全国平台,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在平台上。基层医院可以向这个平台提出需求,平台提供相应的专业和资源,这样才能对口又对味。比如说,山西有家医院需要内镜医生,正好我们医院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提供帮扶,这样两家医院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对接。

此外,我觉得现在总是强调援疆任务、援藏指标等,这期间往往重视强调“援”的过程,轻视考核“援”的效果,价值不是很大。我认为要从人性化角度考虑,把个人利益和专业水准结合起来,使走出去的医生在发挥作用的同时,还能对职业前景、职业利益产生关联,当帮扶工作的动力来自内在驱动时,帮扶才会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第二个看法是:要推行“有限”市场化。是不是真正实现分级诊疗,能不能实行医生多点执业,愿不愿自觉走出来、沉下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就是说哪里有需求,同时有支撑、有利益,那里就会有医生去,这可能远比对口对味更有效。这样虽然看似成本增加,但其实政府帮扶成本比较高,且效率比较低。我觉得既要考虑成本,更要考虑效率,因为效率跟效果是必然相连的。否则,这件事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除了要在形式、内容、利益上对口对味,从长久来讲还要解决医生多点执业问题,这是个根本。要进行改革,建立健全机制,取消医院编制,废止医生合同制,让医生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而不是医院的私有财产。我认为大医院不光是培养学生的基地,更是培养好医生的摇篮。也就是说通过市场的配置,让这些好的医生作为种子走出去,培植更优质的医疗资源,这样远比他们浮在上的作用大得多。

  • “临床医生靠病人去选择,而不应职务和级别论”

论坛报:职称晋升SCI至上,能否让有科研能力的人员做科研、临床型的人员做好医疗服务?

王贵齐:关于职称晋升我并不支持SCI至上,但也不建议矫枉过正,我认为不同人才需要制定不同的衡量标准,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医学院校和研究型医院的科研型人才应该要求发表SCI论文的。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思考、总结和创新,对高水平SCI的追求正可以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并紧跟国际医学发展的趋势,因此SCI是一个很好很客观的标准。而对于临床医生则应以临床能力提升为病人做好医疗服务为核心,对业务水平精益求精。其考核评估应构建特有的衡量体系,以临床服务的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因素作为主要考评指标。我认为如何利用我们制度优势,利用已经初具雏形的市场化,把医疗服务行业统筹安排好很重要。临床医生靠病人去选择,而不应职务和级别论。病人就是市场,通过病人的选择多劳多得也更符合市场规律。

  • “对基层医生唤起职业热情、获得职业尊严、实现职业理想”

论坛报:基层人才培养是否可以由国家组织轮流培训,您对此有什么想法?

王贵齐:国家在基层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除了广泛开展线下培训之外,还利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在线上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合培训模式,多渠道、多角度为基层医生提供学习机会。

比如我国公共卫生重大专项——“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总共负责全国700家医疗机构,面向县、市级医院。我作为国家癌症早诊早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也一直从事这个项目中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培训。但是回顾多年的培训经历,我发现收效并不像想象中好。下一步应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加强:内因上在对基层医生唤起职业热情、获得职业尊严、实现职业理想上着力,这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外因上在明确县、市级医院服务范围的同时,更应强调医生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各项指标对医务人员进行综合评定,并与一定的奖惩机制挂钩,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取得疫情防控得如此成就”

论坛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您对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感触是什么?

王贵齐:今年的两会是在疫情防控战取得初步胜利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与以往不同的是会议召开时间晚、会议安排时间紧、会议报告篇幅短,但丝毫不影响两会的精彩。我参加今年的两会感触很多,要说感触最深最大的就是疫情防控。总理用很大的篇幅总结了疫情防控工作,我感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取得疫情防控得如此成就。武汉保卫战、全国防控战的胜利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得民心的,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强大的,说明我们的党和政府更关心、更重视人民的基本权利。通过疫情防控更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同时通过疫情防控也暴露出我们在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待于我们去改进、完善和加强。我作为医务战线上的科学工作者,也深深感到使命在身、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  佟艳华  采写,王贵齐  教授审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