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块白白嫩嫩的豆腐,不管是红烧还是煲汤,怎么做都能变成餐桌上的美味。
豆腐有“中国第一菜”的美誉,更有“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的说法,在保健功效方面也深得人心。
近日,一项新研究又给了我们一个常吃豆腐的理由——护心。
//
每周吃豆腐,心脏病风险降18%
//
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几乎不吃豆腐的人相比,平均每周至少吃1次豆腐(150克以上,约半盒嫩豆腐)的人,罹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18%,且在停经前或未服用雌激素的更年期女性身上更明显。
研究人员认为,豆腐有保护冠状动脉的作用,很可能和豆腐中的大豆异黄酮有关。
因此,建议大家平时可常吃富含大豆异黄酮的食物,比如豆腐、毛豆等,有助保护心脏。
豆腐的营养优势:
豆腐富含蛋白质,素有“植物肉”的美誉,但它的脂肪含量比大多数动物肉低,其中80%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
豆腐中的大豆异黄酮,有抗氧化、防衰老功效。
卵磷脂可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大豆低聚糖,有益肠胃健康。
此外,豆腐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
不同豆腐的营养档案
//
常见的有北豆腐、南豆腐和内酯豆腐,哪种更营养呢?下面这张表格帮你看懂每种豆腐的营养优势。
基于同样重量考虑,内酯豆腐保留了豆浆中的所有营养成分,南豆腐与北豆腐损失掉了一些水溶性的营养成分。
以同样重量来比较,蛋白质、钙、镁等营养成分含量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
//
3种搭配,豆腐营养翻倍
//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块豆腐也有3种最佳搭档。烹饪豆腐建议多选择炖蒸,少煎炸,以免摄入过多油脂。
豆腐+ 鱼、肉、蛋类
豆腐所含的大豆蛋白缺少一种必需氨基酸——蛋氨酸,烹饪时建议搭配鱼类、蛋类、肉类等富含蛋氨酸的食材。这类食物与豆腐搭配,可明显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
比较经典的做法是鱼头豆腐汤、红烧鱼配豆腐、香焗豆腐丸子、肉末烧豆腐、皮蛋拌豆腐等。
豆腐+海带
豆腐含有皂角苷,有助于抑制脂肪吸收,促进脂肪分解,对预防动脉硬化有一定作用。但皂角苷会促进碘排泄,容易引起碘缺乏,因此将豆腐与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一起烹调便两全其美,如豆腐海带汤。
豆腐+白菜
白菜富含水分、膳食纤维、维生素C,能弥补豆腐膳食纤维不足的缺陷。白菜炒豆腐、白菜炖豆腐都是不错的选择。
//
四类人要少吃豆腐
//
豆腐虽好,也要注意食用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日豆制品摄入量为25~35克,换算成豆腐,每天可吃南豆腐(嫩豆腐)150克,北豆腐(硬豆腐)80克左右。
身体出现以下问题时,要严格控制豆腐摄入。
肾脏问题
对于慢性肾炎、肾衰、尿毒症或因肾脏功能下降出现的肌酐、尿素氮、尿蛋白过高情况,需要严格控制。
尿酸高或痛风
如果尿酸水平的确非常高,痛风情况十分严重,确实需要控制豆腐等较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了。
高血钾、高钙血
无论因病理原因还是药物作用导致的高血钾和高钙血症,都需严格控制。
严重泌尿系结石患者
肾结石、尿道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和草酸钙有关,需控制草酸含量高和钙含量高的食物,避免加重病情。
来源:生命时报
如果帮到你了,记得分享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