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O)预后不良;在没有血管再通的情况下,近80%的患者死亡或严重残疾。血管内治疗(EVT)对BAO的疗效已在多个观察研究中得到证实,再灌注成功率达80%。
最近,一些前瞻性研究表明,对于急性BAO患者,EVT联合标准药物治疗(standard medical therapy,SMT)比单纯SMT治疗的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预后。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确立影像学标准来识别最有可能从EVT获益的患者。根据基线神经影像学选择合适的患者对EVT很重要,选择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Puetz等人首次提出了pc-ASPECTS评分,即后循环急性脑卒中预后早期CT评分(posterior circulation Acute Stroke Prognosis Early Computed Tomography Score),它是评价椎基底动脉系统不可逆性缺血的一种半定量方法。
示例:10减去下图平扫 CT 上的早期缺血性改变或低密度(hypoattenuation)得分:左右丘脑、小脑或大脑后动脉区各1分,中脑或桥脑(任何部位受累)各两分。pc-ASPECTS=10分为正常,pc-ASPECTS=0分为以上所有区域都存在早期缺血性改变或低密度:
以往的研究强调了pc-ASPECTS评分对EVT后BAO预后的重要性。在基线水平上,高pc-ASPECTS评分通常意味着较高的功能独立率和较低的死亡率。然而,在BAO患者中,基线pc-ASPECTS是否会影响EVT的疗效仍不清楚。多项研究表明,尽管基底动脉再通,pc-ASPECTS<8者不太可能从 EVT 中获得良好的预后。不过,最近的数据表明,如果血管再通发生得很早,很多得分低于这个阈值的患者仍然能够从EVT中获益。因此,应该采用更低的阈值。
EVT 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研究(EVT for 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study,BASILAR)是一项最大型的多中心连续BAO队列研究,基线梗死范围很广。2021年3月来自新桥医院的Fangfei Li等在 Stroke 杂志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利用BASILAR队列研究的数据,根据预先设定的pc-ASPECTS分层(即,0-4 vs 5-7 vs 8-10),比较EVT与SM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BASILAR是一项全国性的前瞻性登记研究,纳入了症状和放射学确诊的发病在24h 内的连续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主要预后包括90天良好功能结局(mRS≤3)和死亡。
共纳入823例患者,其中pc-ASPECTS 8-10分者468例(SMT:71;EVT:397),pc-ASPECTS 5-7分者317例(SMT:85;EVT:232),pc-ASPECTS 0-4分者38例(SMT:13;EVT:25)。在5-7分组和8-10分组,与 SMT 组相比,EVT与较高的良好预后率[校正RR,4.35(95% CI 1.30~14.48)和3.20(95% CI 1.68~6.09)]和较低的死亡率相关(60.8% 对 77.6%,P=0.005,35.0%对66.2%,P<0.001)。
连续效益曲线也显示pc-ASPECTS>=5分的患者,EVT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SMT。此外,在校正pc-ASPECTS后,发病-穿刺时间对EVT良好预后的预测作用并不明显[校正OR,0.98(95%CI,0.94~1.02)]。
最后作者认为,pc-ASPECTS ≥5分的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可能能够从 EVT 中获益。与发病距离EVT的时间相比,基线pc-ASPECTS评分在制订决策和预测预后方面更加重要。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杨中华)
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