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肿瘤患者必读:深静脉血栓防治指南(CSCO权威建议)

2025-10-19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一、肿瘤患者为何成为血栓“高危人群”?


肿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是普通人的4~7倍,原因包括:


肿瘤本身影响:癌细胞释放促凝物质,直接激活凝血系统;肿瘤压迫血管或侵犯血管壁导致血流受阻。


治疗副作用:化疗、手术、长期卧床等导致血液高凝状态;部分靶向药(如抗血管生成药)可能增加血栓风险。


患者自身因素:高龄、肥胖、合并感染或心血管疾病等进一步推高风险。


二、血栓危害:从腿肿到致命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DVT):常见于下肢,表现为单侧腿肿、疼痛、皮肤发红。


肺栓塞(PE):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引发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可猝死(占肿瘤患者死亡原因的2%-5%)。


三、CSCO指南核心防治建议


风险评估先行


所有肿瘤患者需用Padua或Khorana评分表筛查血栓风险(评估指标包括肿瘤类型、体重指数、血常规等)。


高风险人群:胰腺癌、肺癌、胃癌、妇科肿瘤患者,以及接受化疗或手术者。


预防措施分层管理


基础预防: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卧床时做踝泵运动(脚背反复勾压);使用医用弹力袜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药物预防:高风险患者推荐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如依诺肝素)或小剂量利伐沙班,需医生评估出血风险后使用。


治疗“黄金法则”


一旦确诊DVT,立即启动抗凝治疗,首选低分子量肝素,疗程至少3-6个月。


合并出血风险者,可考虑植入下腔静脉滤器(临时“拦网”防止肺栓塞)。


四、患者日常“四要四不要”


四要:


① 化疗或术后遵医嘱活动肢体;


② 每日观察双腿是否对称肿胀;


③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④ 出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四不要:


① 长期卧床不活动;


② 擅自服用阿司匹林(可能无效且增加出血);


③ 按摩肿胀腿部(可能诱发血栓脱落);


④ 忽略定期复查凝血功能、D-二聚体等指标。


五、医患协同:打赢血栓阻击战


治疗前主动告知医生肿瘤病史及用药(如抗凝药与化疗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治疗期间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牙龈出血、黑便等及时反馈。


总结:深静脉血栓是肿瘤患者“沉默的杀手”,但通过科学预防、及时识别和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风险。记住:早发现、早干预,是守护生命的关键!


(本文依据《CSCO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2024)》整理,具体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


来源:深圳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