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吃饭老是噎
总觉得饭卡在喉咙那儿
喝水也难受
晚上还经常咳嗽
2025年4月,家住昆山的苏先生(化名)因进食哽噎前来昆山市中医医院就诊。接诊医生初步问诊后,建议进行胃镜检查。
最终,经胃镜、病理报告及影像学评估,苏先生被确诊为局部晚期食管癌。
诊断突如其来
信任成为最坚实的起点
“原以为就是胃不舒服,没想到竟然是肿瘤。”突如其来的诊断,让苏先生一家陷入了焦虑与不安。
▲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
“先制后发”
术前治疗如何为手术加分?
面对肿瘤,不少患者会直观地认为“早点动手术”是好的选择。但事实上,对于像苏先生这样的局部晚期患者而言,贸然手术可能风险更大,远期疗效也难以保障。
为了争取更大的根治机会,胸外科朱震主任医师为苏先生量身定制了一套治疗方案——“免疫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先“软化”肿瘤、减少侵犯,再择期手术。治疗期间,苏先生接受了PD-1单抗与铂类+紫杉醇联合化疗。随着治疗推进,患者主诉症状显著缓解。2025年7月复查CT提示病灶缩小、边界清晰、与周围结构粘连减少,手术时机成熟。
朱震主任医师表示:“新辅助治疗不是拖延,而是主动出击,为的是让手术更安全、切除更彻底。”这份精准判断和前置干预,正是现代肿瘤综合治疗理念的体现,为后续高难度手术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阶微创
一场高难度手术的本地突围
2025年7月,在充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后,我院胸外团队为苏先生成功实施了“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这一术式是当前胸外科领域的高阶微创操作,需通过颈部、胸部、腹部三处切口,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与消化道重建,技术难度大、操作要求高。
此次手术,全程微创,出血量极少,无大血管损伤、无术中开胸、无外援参与,手术由朱震主任带领团队独立完成。从精准解剖、缝合吻合,到术中应变与全程掌控,每一环节都体现了团队深厚的技术积淀。这不仅是苏先生从“难以下咽”到“重获新生”的转折点,更是医院胸外科在复杂微创领域持续突破的生动写照。
术后,苏先生康复进展顺利,未出现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最令人振奋的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区域未见残留癌细胞,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标准!这意味着,新辅助治疗获得高度成功,同时也为患者带来更佳的长期预后!
▲患者术前、术后影像对比
技术底气从何来?
厚积薄发,我们敢接也稳得住
“很多患者以为这类高难度手术只有在大城市医院才能做,事实上,我们早已在本地独立完成了诸多类似高难度手术,pCR也不是第一次。”朱震主任医师坦言,团队多年稳扎稳打,已将胸腔镜技术常态化、标准化,且不断拓展更高阶难度的复杂术式。
苏先生的成功,正是源于团队术前评估精准、治疗路径科学、术中操作精细、术后管理高效的闭环式综合治疗体系。这份“底气”,来自持之以恒的技术积累和团队协作。
写在最后
初心在肩 步履不停
“我们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能独立完成’,而是真心希望更多患者知道——在本地,也能接受与大城市医院同步的规范化治疗,完成高难度手术。让患者放心地留在家门口,把病看好,是我们不断努力、持续进步的初心和方向。在这条通往‘放心就医’的路上,我们愿做那份‘敢接,也接得住’的专业担当。用一台台扎实的手术、一次次安心的康复,回应来自患者最真实的信任与托付。”朱主任的话,道出了团队不断进取向上的心声。
知识点链接
什么是“病理完全缓解(pCR)”?
pCR是指患者经过术前新辅助治疗(如免疫、化疗)后,手术标本病理检查未发现残留的活性癌细胞,仅见坏死或纤维化组织。它通常代表术前治疗非常有效,是肿瘤患者预后良好的一个重要指标。常见于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等新辅助治疗敏感肿瘤。
实现pCR不仅意味着患者肿瘤负荷大幅减少,也大幅降低了术后复发的风险。对于晚期食管癌患者来说,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零肿瘤”成果!
来源:昆山市中医医院
编审:夏艳婷、李青
专业审核:朱震
供稿:陈珊
校对:李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