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SE 2025丨聚焦“临床肥胖”,关注减重药物研发新进展

2025-09-05作者:liuy资讯

编者按:在近期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CSE 2025)上,与会专家的多项报告就肥胖、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及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等全球重点关注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当前,学术界正积极探寻针对此类代谢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案,其中全球范围内的抗肥胖药物研发进展迅速。本期特别整理大会中肥胖与MAFLD/MASH相关的临床诊疗观念及药物研发进展,以飨读者。


 正视临床肥胖,重视肝脏健康与肥胖的相互影响


随着对肥胖认识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对肥胖的诊疗持续更新。本次大会的报告中,多次提到最新的“临床肥胖”的概念。

今年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期刊发布全新的“临床肥胖”的定义和诊断标准[1]。临床肥胖应基于过多的脂肪量与持续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日常活动能力下降来定义。诊断标准中,器官功能障碍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的高血糖、高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伴纤维化等。此外,应根据器官和组织是否存在功能改变对肥胖进行分类,存在功能改变为“临床肥胖”,不存在功能改变为“亚临床肥胖”。对于临床肥胖,需积极医疗干预,包括药物、手术、生活方式调整,目标是改善器官功能而非单纯减重;亚临床肥胖则以预防为主,必要时可考虑早期药物干预。

在临床肥胖的诊断标准中,NAFLD伴纤维化是其中之一。脂肪性肝病不仅是临床肥胖的临床表征,肝脏健康也是影响肥胖及代谢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NAFLD与代谢的相互关系也是本次大会热议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NAFLD由于其命名的局限性及其与代谢功能障碍的密切关系,已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在MAFLD的更名过程中,突出了肥胖等代谢功能障碍在脂肪肝中的重要作用[2]。超重与肥胖群体中的MAFLD患病率超七成,约1/3患者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3];MASH可进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及死亡。同时,作为脂质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负责脂质的摄取、合成、氧化等。当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时,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包括肝脏)。肝脏等非脂肪组织的异位脂肪沉积,可能与能量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等机制密切相关,可影响器官功能,因而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并已成为肥胖、脂肪肝等疾病发生、进展甚至死亡的重要标志[4]


新型抗肥胖药物研发方向


2024年,欧洲肥胖研究协会发布了肥胖诊疗新框架,强调需要长期的个体化治疗目标、终生的综合治疗计划,而不是短期的体重减轻[5]。肥胖治疗的目的在于减少蓄积在体内过多的脂肪(包括内脏脂肪,例如肝脏脂肪),降低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缓解或改善已合并的肥胖症相关疾病和精神心理异常,提高肥胖症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6]。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肥胖症的一线治疗手段,但通过生活方式减重缺乏持久性。超重/肥胖人群在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时,需联合减重药物治疗。

目前减重药物的研发已取得多项进展,在本次CSE大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全球获批用于体重管理的药物众多,主要可分为2类:传统药物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靶点相关药物。其中传统药物的平均体重减轻<10%,并且有潜在的高危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而新一代以GLP-1靶点为基础的药物减重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于传统减重药物。

新型减重/代谢药物的研发新趋势可分为3点:一是口服剂型药物的研发,但目前尚无用于肥胖的口服药物获批;其次双靶点/多靶点也是未来发展趋势,目前已经获批及正在研发的减重药物包括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双激动剂、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GIPR)/GLP-1R双激动剂、GCGR/GIPR/GLP-1R三激动剂、GCGR/GIPR/GLP-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四激动剂等;此外,超长效也是减重/代谢新药的研发新趋势。


 靶向肝脏,GCGR/GLP-1R双激动剂研究进展速递


不同于其他以GLP-1R为靶点的药物,GCGR/GLP-1R双激动剂将GLP-1R激动作用(减少能量摄入)与GCGR激动作用(增加能量消耗)相结合,从“入”和“出”双管齐下进行调节。此外,激动GCGR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直接作用于肝脏,增加肝脏脂肪酸氧化、促进肝脏糖原分解和糖异生,降低胆固醇、减少甘油三酯合成,改善肝脏代谢,改善炎症及肝纤维化[7-10]

GCGR/GLP-1R双激动剂在减重领域的研究持续进展,本次CSE大会上,也披露了一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牵头的SYNCHRONIZE™-CN研究[11]。这是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为期76周、多中心、随机、双盲、三臂、平行分组、安慰剂对照、优效性、Ⅲ期临床试验,参与者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上按照1:1:1随机分配接受每周一次的皮下注射GCGR/GLP-1R双激动剂survodutide(3.6 mg或4.8 mg)或安慰剂。Survodutide通过灵活的剂量递增逐步升至3.6 mg或4.8 mg,继而剂量维持至试验结束。参与者BMI≥28 kg/m2或BMI≥24 kg/m2并存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T2DM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主要终点是第52周时体重较基线的变化百分比和较基线体重减轻≥5%的应答。关键次要终点包括第52周较基线体重减轻≥10%、≥15%的应答以及腰围较基线的绝对变化值。试验将通过“治疗方案”估计目标和“有效性”估计目标评价主要和关键次要终点。安全性分析将评估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和检查结果。该研究预计在2026年完成。

此前,Survodutide在一项为期46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分组、安慰剂对照的II期肥胖试验中,展现出了显著的减重效果[12]。此项针对中国超重/肥胖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将进一步验证GCGR/GLP-1R双激动剂的疗效及安全性,期待可以为肥胖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武器。




结语


本届大会针对肥胖以及MAFLD、MASH等代谢性疾病的机制及治疗策略进行了深度探讨,并介绍了多种新型抗肥胖药物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随着GCGR/GLP-1R双激动剂等新型减重药物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有望为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期待未来针对中国肥胖人群的相关研究早日公布,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上下滑动可查看)


1. Rubino F, et al. Defini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clinical obesity.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5 Mar;13(3):221-262.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4,32(5): 418-434.

3. Quek J,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n the overweight and obese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23, 8(1): 20-30.

4. 罗樱樱,纪立农. 代谢性疾病的管理:关注机体异位脂肪沉积.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4,40(04):345-349.

5. Busetto L, et al. A new framework for the diagnosis, staging and management of obesity in adults. Nat Med. 2024 Sep;30(9):2395-2399.

6.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 年版)

7. Tsch?p MH, et al. Unimolecular Polypharmacy for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Obesity. Cell Metab. 2016 Jul 12;24(1):51-62.

8. Tan TM, et al. Coadministration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 during glucagon infusion in humans results in increased energy expenditure and amelioration of hyperglycemia. Diabetes. 2013 Apr;62(4):1131-8.

9. Cegla J, et al. Coinfusion of low-dose GLP-1 and glucagon in man results in a reduction in food intake. Diabetes. 2014 Nov;63(11):3711-20.

10. Sanyal AJ, Bedossa P, Fraessdorf M, et al. A Phase 2 Randomized Trial of Survodutide in MASH and Fibrosis. N Engl J Med. 2024 Jul 25;391(4):311-319.

11. 纪立农, et al. SYNCHRONIZE?-CN:一项评估survodutide在中国超重或肥胖人群中的III期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 CSE 2025.

12. le Roux CW, Steen O, Lucas KJ, et al. Glucagon and GLP-1 receptor dual agonist survodutide for obesity: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dose-finding phase 2 tri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4 Mar;12(3):162-173.



审批号:SC-CN-18078

有效期至:1/9/2026

仅供相关医药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


PART

更多精彩

↓↓↓


5-1.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