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第3期)】医学可被颠覆吗

2018-09-0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

“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专栏,每周五推出,并由郎景和院士朗读节选。


读书logo.png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郎景和

颠覆医学.mp3


前些时候读了一本书,让人沉思良久。

书名直译应为“医学的创造性破坏”。肇始于上个世纪中叶,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提出,由于高科技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创新和转型,所谓世界的“创造性破坏”,即“熊彼得化”。

1.png

 《颠覆医疗》图书封面

在医学领域,由于信息化、大数字化、网络化和开放化,也同样面临着“熊彼得化”。

医学,这个相对保守的“王国”正要迎接严峻的挑战!

的确,靠一般书报、杂志、照片阅读知识的时代似乎要过去了;靠一般的生命体征和化验检查获得患者信息显得简单而缓慢了;靠一般的解剖、生化来解读生命密码和疾病根源似乎不足和肤浅了……

传统医学,乃至我们狭隘概念上的现代医学,面对的是云计算、互联网、无线传感、三维重建、器官打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甚至一只手机就如同一个多能干细胞,几乎可以染指全部生活和工作。藉此,医学似乎是到了被“颠覆”和“崩溃”的边缘了。作为临床医生,我们有点手足无措,过早“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我们当然要跟上时代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接受和分享人类进步带来的恩惠。这些“新式武器”或数字化突破了医学困囿的“茧壳”,高分辨、高精细技术敲碎了难解的医疗“坚果”,甚至对医疗改革和决策以及新的医患关系的建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展示了医学和医疗技术发展的全景式视野。我们要学习,掌握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裨益医学和患者。

但是,接踵而至的、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是,仅仅靠这些超级融合的概念和技术能力,就可以推动医学向前发展吗?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医学本源是不应该或不可以被撼动的。医疗行业与其他任何行业的重要或根本区别在于,它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一名医生的培养,一例患者的诊治,其落脚点都是人,这个过程不仅有技术,更有情感和关爱。医生和患者面对的都不仅仅是信息库、知识库,而是群体世界,更是个体现实;是活生生的机体,而不是虚拟人。总之,不是面对数字信息,而是具体的人。

所以,笔者坚信,不应该让医学本源遭遇颠覆,而只是获得进步。我们不要“熊彼得化”,我们要“狼人性化。”

本文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专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