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脑出血(ICH)后的最佳抗血栓策略仍然是ICH幸存者,尤其是合并房颤患者的核心但尚未解决问题之一。脑出血后恢复抗凝治疗的研究大多为观察性研究,因此口服抗凝治疗的恢复及其时机尚不确定。指导临床实践的高质量证据是有限的,这导致临床实践存在很大的差异和不确定性。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做出个体化决定时提供一些关键信息:有脑出血史的患者是否应该开始或恢复抗凝治疗。
脑出血(ICH)是第二常见的卒中类型,与高患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在高收入国家,ICH发生时每2名患者中就有1名患者正在接受口服抗血栓药物治疗,其中约15%的患者接受口服抗凝治疗。当发生ICH时,患者和临床医生往往不愿意恢复抗血栓治疗,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临床实践中存在很大差异:尽管有强有力的适应证,但不到一半的患者在脑出血后第一年重新开始抗血栓药物治疗。然而,最近的数据表明,ICH患者未来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风险很高,每5名ICH患者中就有一名患有心房颤动(AF)。本综述旨在为房颤和脑出血病史的患者提供一些关键证据,以指导临床医生制订个体化决策:是否开始/恢复抗凝治疗。
一些研究发现脑出血患者房颤的患病率很高,但这些研究的人群特征(特别是年龄和种族)有所不同。法国第戎的一项基于人群的卒中登记发现,21.9%的首次脑出血患者被诊断有房颤(平均年龄为75岁)。在这些病例中,大多数(87%)在脑出血之前就已诊断了房颤。随着时间的推移,患病率从17.2%(2006-2011年)上升到25.8%(2012-2017年)。最终,在2012年至2017年期间,每4名ICH患者中就有1例患有房颤。在此期间,报告的ICH患者房颤患病率在16%至31%之间。最近,对英国两项基于人群队列研究的分析中,22%的ICH患者在发病时被诊断为房颤(平均年龄为74.7岁)。其他研究报道,脑出血患者房颤发生率较低。对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和佛罗里达州(2005~2014年)住院患者的前瞻性收集的索赔数据进行纵向分析发现,13%的非创伤性脑出血成人患者患有房颤(平均年龄68.2岁)。同样,在2009-2019年间对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家医院收治的ICH患者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10.8%的患者有房颤病史(平均年龄为71.3岁)。这些报告中AF发病率较低的一个解释可能是平均年龄较低,房颤患病率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此外,年轻患者的CHADS-VASc评分较低,导致该人群中OAC的使用率较低。种族是另一个不可改变的因素,也可能影响ICH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考虑到亚洲、黑人和西班牙裔人群中ICH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白人患者,这种影响可能由ICH发病时的年龄介导。最后,房颤相关脑出血比例的增加可能是由于过去几十年来房颤患者(包括老年患者)抗凝治疗的增加所致。
所有研究AF患者抗凝益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均把脑出血病史者排除在外,因此既往脑出血患者恢复抗凝的安全性和最佳时机尚没有明确共识。在缺乏RCT来解决这些难题的情况下,2014年发布的欧洲指南指出“无法就ICH后是否以及何时恢复抗血栓药物提出明确建议”。美国心脏协会/美国中风协会指南有一项II B级(非常弱)建议,即考虑根据ICH患者的具体情况恢复抗凝治疗。中国卒中学会和加拿大卒中最佳实践建议均未就ICH后OAC恢复的安全性和最佳时间提供更为有力的建议。第一种推荐意见仅考虑在非脑叶出血患者中重新启动OAC(II a类,证据水平B)。第二种推荐意见倾向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使用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优于华法林(证据水平C)。重要的是,现代指南建议对不符合抗血栓治疗条件的患者考虑采用非药物治疗。
在缺乏循证数据的情况下,各中心的临床实践存在差异。3个欧洲国家的比较中,收集了4个医院队列和1个社区队列,作者比较了ICH发病时和出院时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的特征和比例。共纳入2138例患者,333例(16%)服用维生素K拮抗剂(VKA),50例(2%)同时服用抗血小板和VKA。总体而言,在基线时接受VKA治疗的206名幸存者中,30例(14.5%)在出院时重新开始VKA治疗。这一比例在各中心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人口统计学或影像学参数无法预测是否重新启动。一项关于房颤合并脑出血患者抗血栓治疗临床实践的调查中,163名临床医生(主要是心脏病专家)进行了答卷。其中11%不会恢复抗凝治疗,担心复发性脑出血是不启动OAC的主要原因。当回答OAC恢复的时间时,答案是不同的。重新开始某种类型OAC的时机也是不同的,三分之一的临床医生会考虑在ICH发病后30天以上,四分之一在发病后15至30天之间,16%的人在ICH后10至14天内开始。回答者更有可能开立DOAC而不是VKA。另一项对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拉丁美洲、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专家(神经学家、神经外科医生和血栓专家)(n=228)的调查显示,ICH后恢复OAC的概率也因ICH的病因而异,范围从30%(脑淀粉样血管病,CAA)到98%(创伤性脑出血)。在日本,有很大比例的临床医生(91%)宣称他们将重新开始抗凝治疗。本次调查中重新启动的时机差异很大:28%在第一周内重新启动OAC,25%在第二周内,28%在3周或4周之间,18%在4周后重新启动。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JAMA N:长期强化降压(<120mmHg)增加脑灌注,而不是降低脑灌注,特别是心血管病者
程忻教授:时间窗内伴有危险因素的孤立性眩晕患者,可以溶栓吗?
神经系统环路一文了解偏侧帕金森综合征-偏侧萎缩征(HPHA)|疑难探究
房颤抗凝治疗中新发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二级预防策略及疗效结局预测卒中风险,哪个评分更好?
心房颤动,何时需要“抗凝血治疗”预防脑卒中?失眠的环境因素分析及基本对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