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机械通气会对雾化治疗产生一系列影响。与普通患者相比,危重症患者需要考虑呼吸机设置、通气模式、雾化装置在呼吸机回路中的位置、吸入空气的加热和加湿、人工气道的特性等因素。有研究显示,成人潮气量≥500 ml、延长吸气时间,容量控制模式比压力支持模式更有利于气溶胶在肺内的沉积。但临床实践中应充分全面考虑模式改变对患者病情、特别是肺呼吸力学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患者人机不同步,不建议仅出于改善气溶胶输送而更改呼吸机模式或参数设置。同时避免呼吸机管路打折、选择低流速和方波可以减少涡流的发生,减少气溶胶相互碰撞发生重力沉降导致的药物损耗。合适的雾化器连接位置的选择对提高雾化疗效也有重要意义;在存在基础气流时,建议将雾化器放置在吸气肢中,远离Y型管并朝向呼吸机。体外研究发现,与干燥条件相比,气道温湿化会使气溶胶输送效率降低了50%,可能由于气溶胶吸附水分导致其直径增加。但持续吸入干燥的气体也会产生呼吸道黏膜受损等负面影响,甚至出现痰痂痰堵情况;且临床上存在雾化完成后忘记打开加湿器的风险。因此指南推荐,雾化吸入时不建议关闭加热湿化器。
无创机械通气一般是通过鼻/面罩等非侵入性方式与患者连接,所以可采用两种不同的雾化方式,同步雾化(无创通气治疗同时给予雾化吸入)和间歇雾化(无创通气间歇期给予传统方式雾化)。与同步雾化相比,间歇雾化似乎并不能提高雾化效率,而且需要中断无创通气,增加病情加重的风险;所以建议将雾化器直接连接在呼吸回路上进行同步雾化。与有创通气不同的是无创通气一般是单回路,需要通过呼气阀排出气体,漏气量也会影响气溶胶沉降;将雾化装置位于面罩与呼气阀之间较其他位置可能增加雾化药物的肺部沉积率,提高雾化效率。无创通气时,通气量较大,吸入气体含水量少,很容易导致口鼻黏膜干燥,所以对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尤其重要。同时研究显示,加湿对输送气溶胶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在通过无创通气输送气溶胶期间,不建议关闭加湿器。
目前临床上经鼻高流量期间的雾化方式有三种,分别是中断高流量治疗采用传统的口含式或面罩雾化,雾化器连接在高流量管路中,不中断高流量治疗直接通过咬嘴或面罩雾化。其中将雾化器面罩扣在鼻塞导管上雾化效果较差;经HFNC回路进行雾化,在较高流量时其药物沉降率与常规雾化方式相似,但在较低流量时,其药物沉降率较好。雾化装置在HFNC回路中的位置也会影响雾化效果;放置在湿化罐入口位置时,气溶胶沉积量将大于雾化器放置在靠近患者的位置,这可能是因为管路和湿化罐可以作为产生的气溶胶的储存器。因此建议HFNC雾化吸入时,直接经HFNC回路进行雾化,雾化装置放置在湿化罐入口位置,根据患者情况适当降低流量设置。
不同呼吸支持下的雾化治疗见表1。
表1 三种呼吸支持下的雾化治疗
来源:重症肺言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葛晓 冯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