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郑华光
译者: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刘慧慧,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李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李淑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一附院 桂莉,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丁红(排名不分先后)
总校:美国圣约瑟夫医学中心Barrow神经病学研究所 David Wang
缺血性卒中改善再灌注策略(Improving Reperfusion strategies in Ischemic Stroke, IRIS)联合工作组最新荟萃分析初步结果全面总结了目前关于直接机械取栓(MT)与桥接治疗(基于五项最大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对比研究结果。
这些研究包括DIRECT MT、DEVT、SKIP、MR CLEAN NOIV和SWIFT DIRECT的最新结果,旨在比较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天功能独立(mRS 0-2)的影响。所有研究都采用了非劣效设计(MR CLEAN NOIV试验将此仅作为次要结局),并应用了不同的非劣效性界值(DIRECT MT非劣界值OR值:0.8;SKIP非劣界值OR值:0.74;DEVT非劣界值:10%;MR CLEAN NO IV非劣界值OR值:0.8;SWIFT DIRECT非劣界值:12%)。其中两项研究达到了非劣效(DIRECT MT、DEVT),其他三项研究均未达到非劣效果。
随机效应荟萃分析确定了6个90天功能独立风险差异的非劣界值(从-15%到-1.3%)。汇总分析显示,良好功能结局(mRS 0-2)的风险差异为-1.3%(95%CI -5.6, 2.9),表明直接取栓不劣于桥接治疗,但除外了使用更严格的非劣效性界值。与直接取栓相比,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成功率更高。在安全性方面,桥接治疗组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两组间死亡率并无差异。
第7届欧洲卒中组织大会(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Conference, ESOC 2021)报道
来源:SVN俱乐部
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