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水肿性疾病
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炎、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衰竭),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
2.高血压。
3.预防急性肾衰竭。
4.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
5.稀释性低钠血症尤其是当血钠浓度低于120mmol/L时。
6.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SIADH)。
7.急性药物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知识储备】
1.用法用量
片剂,白天口服,尽量避免睡前服药。
成人 :水肿性疾病,起始剂量为口服20~40mg,每日1次,最大剂量虽可达每日600mg,但一般应控制在100mg以内,分2~3次服用。高血压,起始剂量每日40~80mg,分2次服用,并酌情调整剂量。高钙血症,每日口服80~120mg,分1~3次服用。
儿童:水肿性疾病,起始2mg/kg,口服,必要时每4~6小时追加1~2mg/kg。新生儿应延长用药间隔。
2.特殊人群用药及注意事项
孕妇:不建议妊娠期使用,除非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引起的肺水肿。考虑到妊娠期接受治疗导致新生儿体重偏大,用药期间应监测胎儿生长。已知胎盘灌注明显不足或血液浓缩的妊娠妇女禁用利尿剂。
哺乳期妇女:尚不能明确乳汁中药物是否对婴儿产生影响,呋塞米可能抑制泌乳,哺乳期妇女慎用。
儿童:本品在新生儿的半衰期明显延长,故新生儿用药间隔应延长。
老年人:应用本品时发生低血压、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和肾功能损害的机会增多。
3.重要相互作用
(1)两性霉素B、头孢素、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合用增加肾毒性和耳毒性。
(2)抗组胺药物:合用时增加耳毒性,易出现耳鸣、头晕、眩晕。
(3)肾上腺糖/盐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雌激素:能降低本品的利尿作用,并增加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
(4)非甾体抗炎药:能降低本品的利尿作用,增加肾损害,这与前者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肾血流量有关。
(5)洋地黄毒苷:合用时应慎防因低钾血症引起的副作用,监测血钾。
(6)治疗痛风药物:本品可使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故与治疗痛风的药物合用时,后者的剂量应做适当调整。
(7)多巴胺:合用时利尿作用加强。
(8)巴比妥类药物、麻醉药:合用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9)含乙醇制剂:能增强本品的利尿和降压作用。
4.不良反应
常见 内分泌:电解质紊乱如稀释性低钠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低氯性碱中毒、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症以及与此有关的口渴、乏力、肌肉酸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直立性低血压、休克。
少见 消化: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胰腺炎。耳:耳毒性如耳鸣、听力障碍,多为暂时性的,少数为不可逆。肝脏:肝功能损害。皮肤:光敏感、皮疹。神经:头痛、头晕、指(趾)感觉异常。泌尿:肾结石、肾功能损伤。眼部:视物模糊、黄视症。其他:过敏反应(皮疹、间质性肾炎、甚至心搏骤停)、肌肉强直等。
严重 皮肤: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血液: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5.禁忌证
对本品及噻嗪类利尿剂或其他磺胺类药物过敏者;低钾血症、肝性脑病、超量服用洋地黄者。
1.尽量避免睡前服药;不得擅自增加剂量、服药频次;避免饮酒。
2.警惕发生电解质紊乱,应监测电解质水平。
3.警惕发生低血压,应监测血压水平。
4.高尿酸血症慎用本品,需监测尿酸水平。
5.用药期间监测尿量及体重变化、尿素氮及肌酐水平。
6.在运动出汗较多或发生腹泻、呕吐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饮水。
7.用药期间出现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头痛嗜睡、食欲缺乏、腹胀、便秘及心悸等不适,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来源:人卫药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