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心闻周刊丨新起点,心希望!回顾2022年结构性心脏病领域重磅研究

2023-01-06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心”闻每周看

微信图片_20221223132204.gif

1.jpg



2021年1月8日,《心闻周刊》正式开播。走过2021和2022,我们迎来第100期。回顾过去的2年,有着许多令人难忘的回忆,也见证并参与了行业的许多第一次。站在2023新年的起点,我们以全新的面貌与大家见面。新起点,心希望。《心闻周刊》将一如既往带来心血管领域最新进展。


本期《心闻周刊》为大家带来心血管领域6篇临床研究,6条行业资讯。特别邀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请他们共同对2022年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重要临床研究进行解读。

1.jpg





“国际心研究”主要内容


基于机器学习的冠心病预测模型

基于大数据人群建立模型对疾病进行早期预测,是数字医疗的重要发展趋势。近日,《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项基于BioMe Biobank和UK Biobank两大数据库构建冠心病预测模型的研究。


研究者使用了9.5万余份电子健康档案,开发并验证了冠心病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计算和评估了冠心病预测评分(ISCAD,范围0~1)。该模型预测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在BioMe数据库的验证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95和0.93,在UK Biobank数据库的外部测试集中为0.91。结果发现,冠脉狭窄程度、全因死亡率以及心梗复发率均与冠心病预测评分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2.png



TAVI术前进行更完全的血运重建无益处?

由于现有证据不一致,对于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的稳定性冠心病(CAD)患者,最佳治疗策略仍不明确。近日,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发表REVASC-TAVI注册研究,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TAVI术前进行完全或者不完全血运重建不影响2年预后结果。


研究入组2402例TAVI术前检查患有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最终匹配了657对实现完全或者不完全血运重建的患者。结果显示,完全对比不完全血运重建,主要终点(21.6%对18.2%,HR=0.88,P=0.38)和复合主要终点(29.0%对27.1%,HR=0.97,P=0.83)发生率相似。在不同预设亚组中结果也一致(<75岁或>75岁、STSS>4%或<4%、心绞痛、糖尿病、LVEF>40%或<40%、NYHA I/II或Ⅲ/Ⅳ级、CKD、近端CAD、多血管CAD、LM/pLAD CAD)。


3.png



TAVR术后不用抗栓治疗?

近日,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杂志发表一项研究,对比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结局和瓣膜性能。


研究纳入来自OCEAN-TAVI研究的3575例接受TAVR术的患者,根据出院时的抗栓治疗方案分为:非抗栓治疗(None)组、单药抗血小板治疗(SAPT)组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组,主要结局为净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即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和危及生命的出血或大出血。


中位随访841天,结果显示三组净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相似,非抗栓治疗组的出血风险较低。此外,三组的瓣膜性能也无显著差异。非抗栓治疗组中有8.5%的患者检测到小叶血栓形成。该研究提示,在选定的TAVR患者中,非抗栓治疗策略或许是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


4.png



对阵发性房颤,简化冷冻球囊消融术不劣于传统冷冻球囊消融术

在控制阵发性房颤症状方面,简化的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与传统冷冻球囊消融术和药物治疗相比有何差异?12月28日,EP Europace杂志发表AVATAR-AF研究对此进行探讨。


该前瞻性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研究纳入英国13个中心321例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简化的冷冻球囊消融术、优化的药物治疗或者传统冷冻球囊消融术。主要终点是与房性心律失常治疗相关的任何住院事件的时间。


结果显示,与药物治疗组相比,简化消融组主要终点事件风险比为0.156(P<0.0001)。与传统消融组相比,简化消融组的主要终点事件风险比为1.173(P=0.61)。三组分别有23例(21%)、76例(74%)和19例(18%)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该研究提示,在避免房颤治疗相关的住院事件方面,简化冷冻球囊消融术优于药物治疗,且不劣于传统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


5.png



强化降压或有益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与心血管事件之间有何关联?12月30日,《高血压》(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之间呈单调关系。


研究纳入1990~2005年间4.9万例年龄在50~90岁之间的糖尿病患者。中位随访7.3年,观察到16378例心血管事件。患者的收缩压与心血管事件之间存在着单调关系而非J型曲线,基线收缩压<120 mmHg的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最低,而随着收缩压的升高,心血管事件风险也随之增加。


6.png


抗动脉粥样硬化迎来新策略

近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团队联合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等团队在《循环》(Circulation)杂志发表研究,介绍我国自主研发的降脂非依赖的靶向金属蛋白酶ADAMTS-7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疫苗ATS7vac。


金属蛋白酶ADAMTS-7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特异底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再狭窄病变,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研发团队利用短肽疫苗策略,研发了抗ADAMTS-7短肽疫苗ATS7vac。动物实验证实,该短肽疫苗不仅是一个不依赖降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再狭窄病变的新型疫苗,并且可能预防药物涂层支架导致的血栓风险。


7.png


“行业心动态”主要内容



近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管理专家共识》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布。共识简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心血管疾病合并症流行病学概况和病理生理基础,并针对鉴别诊断、稳定期管理、急性期管理提供了具体建议。


为促进动态CTP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近日发布《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技术操作与图像分析中国专家共识》。共识涵盖CTP患者选择、检查前准备、检查操作、图像后处理及结果分析等内容,涉及该技术实际操作与分析的各个环节,为临床应用动态CTP提供了参考。


12月29日,在2022东方国际介入医学博览会期间,由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千县工程-微创介入中心启动暨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顺利举行。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葛均波院士为启动会致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对《微创介入中心建设指南》进行了介绍与发布。


12月29日,最新一代Bio-Robotic智慧仿生微创介入手术系统uAngio 960重磅发布。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对2022年心血管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发布年度概述。


12月23日,Cardiology Plus正式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每周心评论”内容概要

    

评析新观点,论说新动向。本期节目特别邀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对2022年结构性心脏病领域重磅研究进行解读。


来源:心血管远程平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